当郴州711矿的铀矿巷道与沉浸式舞台的光影重叠,当核工业精神的厚重历史与文旅消费的鲜活体验碰撞 —— 郴州首部沉浸式舞台剧《丁香花》的诞生,不仅为当地文旅增添了 “红色演艺 + 沉浸体验” 的全新业态,更以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 “两个融合” 的深层内涵,成为郴州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距离《丁香花》首演还有 2天
这部聚焦郴州711矿峥嵘岁月的
核工业主题沉浸式舞台剧
即将用舞台光影
还原“两弹一艇” 背后的热血传奇
而剧场外
711 时光小镇的“八个一” 文创体验
早已备好
等你在观剧之余
用更鲜活的方式触摸那段历史 ——
文创产品+丁香花市集
为了让《丁香花》的故事从舞台延伸到生活,让核工业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展现出来,“八个一”系列文创产品应运而生:看一部剧、听一首歌、吃一支冰棒、喝一杯奶茶、啃一口蘑菇云面包、嗦一碗矿嫂粉、探一次防空洞、读一本科技绘本。每一件文创都藏着七一一矿的时光密码,是对那段历史的温柔致敬。
丁香花市集以大学生创业为鲜明特点,巧妙运用行浸式、情景化模式,为人们打造出一场沉浸式年代市集体验,让每一项业态都融入独特的情怀与内涵。
看一部东经113°北纬25°的往事
舞台剧《丁香花》是起点,但不是全部。走出剧场,不妨沿着坐标追寻:东经113°北纬25°的七一一矿,曾是 “共和国核工业摇篮”。老矿洞的斑驳岩壁、泛黄的生产日志、矿工用过的安全帽…… 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 “以命换铀” 的往事,比剧情更鲜活。
听一首似曾相识的老歌
唐磊的《丁香花》旋律在小镇回荡,不止有经典版本,新曲《丁香梦》《再忆丁香花》也藏在这里。坐在老矿工曾经休憩的长椅上,耳边循环着这些歌,千禧年的青春记忆与核工业的热血故事慢慢重叠,原来音乐真的能跨越时代。
吃一支冰厂的白糖冰棒
矿上老冰厂复刻了当年的白糖冰棒,简单的甜裹着冰碴儿,是矿工们歇脚时的清凉慰藉。咬一口,仿佛能看见他们汗流浃背从井下上来,攥着冰棒笑出褶子的模样 —— 这口甜,藏着平凡日子里的韧劲。
喝一杯丁香花奶茶
奶茶杯上印着《丁香花》LOGO,茶里带着郴州的清甜。捧一杯丁香花奶茶,慢逛小镇,路过老办公楼时,恍惚能看见当年的技术员们抱着图纸匆匆走过,而这杯奶茶的香,像是给那段紧张岁月加了一勺温柔。
啃一口原子弹造型蘑菇云面包
造型灵感来自“两弹一艇”的辉煌时刻,面包蓬松带着麦香。当年,科研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啃干粮搞研究,如今用松软的面包致敬那份执着,甜咸交织,像极了他们的故事。
嗦一碗居委会矿嫂粉
矿嫂们当年总在居委会支起大锅,给晚归的矿工下一碗热粉。现在的粉里,酸豆角、辣椒还是熟悉的郴州味道,嗦粉时仿佛能听见矿嫂们的唠叨:“慢点吃,锅里还有。” 烟火气里,是最动人的守望。
读一本711戏剧体验科技绘本
绘本里藏着舞台背后的秘密:从七一一矿的历史老照片,到《丁香花》舞台剧的舞美设计手稿,甚至能通过AR技术 “走进” 矿洞场景,让核工业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探一次防空洞的隐秘而伟大
小镇深处的防空洞保留着原貌,潮湿的空气里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警报声。走在昏暗的通道里,讲解员会说起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隐姓埋名”四个字更有分量。
“八个一”,不是简单的打卡清单。它是用味觉、听觉、视觉编织的时光网,让你在逛吃之间触摸历史,在体验中读懂“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深意。
无论是作为观剧后的纪念,还是送给亲友的伴手礼,这些文创都能让核工业的故事继续在日常里生长,让丁香花的芬芳久久萦绕。
来源:爱郴州
编辑:何雨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