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东清泉:“红色”力量映照乡村振兴路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唐骏 黄文涛 郴州报道

桂东县清泉镇以“红领雁、红先锋、红纽带、红铁军”四大工程为抓手,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治理优的振兴新画卷。

“红领雁”领航,织密治理“连心网”

清泉镇构建“头雁”领航、“群雁”齐飞、“雏雁”跟飞的雁阵格局,32名片长、73名组长、195名邻长活跃在基层一线,,成为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他们累计开展邻长微服务300余次,摸排解决群众诉求180余个。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有事好商量”机制落地生根,邻里矛盾在家门口化解。暖心关怀同步跟进,累计为为添丁加口、优秀学子、参军入伍及80岁以上高寿家庭等送上祝贺19次,发放慰问金8800元,群众归属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群众事无小事!”清泉镇党委书记曹倩在七一慰问时强调,“要用好‘三长制’,践行‘五有’群众工作法,落实‘有事好商量’,把群众当亲戚、群众事当自己事,画好民心民意‘最大同心圆’。”

图片1.png

驻村选调生开讲微党课。

“红先锋”赋能,点燃产业“绿引擎”

党员先锋成为产业振兴的“主心骨”。驻村选调生通过微党课生动展示乡村蝶变:“党建引领下,‘红’心聚力绿生‘金’,‘茶浓粽香,猪肥鸡壮’的富足图景正变为现实。”村集体经济翻番,村民腰包渐鼓,见证了发展实效。

“土坯变红砖房、电梯房,泥巴路成柏油路,青山处处‘长’出金叶子!”荣获“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的老党员梁远胜感慨万千。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把茶山粽海变为富民强镇的“绿色银行”。

在防汛备汛、护林防火、护鸟行动等一线,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下沉网格村组,用一抹抹“先锋红”守护着满目“生态绿”。

图片2.png

茶王大赛比赛现场。

“红纽带”聚力,引来源头“活水来”

“茶王大赛”茶香四溢,“村厨大赛”烟火升腾,两大赛事揽客1.2万人次,将短期“流量”转化为康养山城的持久“留量”!慕名而来的游客沉醉于山水人文,择长住康养,让“打卡地”正变身“常驻地”。

“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是清泉镇的“金字招牌”。今年2月6日的“携手建家乡 同心向未来”返乡人才交流会现场座无虚席,在外打拼的游子与镇村干部围坐一堂,共话桑梓、共谋发展。“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政策支持也到位,我一定要回来贡献力量!”返乡企业家曾茂林的发言,道出了众多游子的心声。

招商引资的脚步同样铿锵有力。镇党委书记曹倩带队奔赴江西、浙江等地招商,以生态优势与发展潜力叩开合作之门,成功吸郴州“茶王”龚辉龙投资建厂。新厂房拔地而起,生产线轰鸣运转,为清泉发展注入强劲产业新动能。清泉镇正以“党建链”为纽带,紧密连接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凝聚起澎湃发展合力。

图片3.png

清泉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开展“走找想促”调研。

“红铁军”筑基,锻造一线“硬堡垒”

“在乡村振兴‘新战场’上,永葆军人本色,当好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三农’铁军。”退役军人、副镇长李文锋的话语铿锵有力。全镇党员干部发扬“铁军”精神,像坚守阵地般守护群众幸福。

“一人值班守后方,全员下沉解民忧!” 清泉镇持续推行村干部赋能减负机制,打破“坐班等待”模式。每位村干部随身携带的 “民情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急难愁盼——从农田灌溉难题到孤寡老人照料需求,事无巨细皆成“作战清单”。

同时,村(社区)“两委”班子严格落实周碰头、月小结制度,以铁军“战前谋划、战后复盘”的思维,精准研判村情事务,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治军从严,治镇亦严。清泉镇坚持严管与厚爱并举,将谈心谈话融入日常工作,187人次的谈话提醒,像一次次“思想整训”,及时校准干部思想偏差;11次纪律检查、27场警示教育,如同“实战演练”,筑牢干部廉洁防线。在这样的淬炼下,全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着军人般的纪律性与执行力,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 唐骏 黄文涛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1/91/1511390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