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科普 ▏高血压“无声杀手”暗藏脑出血风险 这些知识要牢记

近日,接诊一名48岁患者王先生,其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麻木就诊,入院时血压飙至184/139mmHg,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令人震惊的是,患者坚称“从无高血压病史”。这一病例撕开高血压“无声杀手”的隐蔽性——我国3亿高血压患者中近半数不知情,而由其引发的脑出血正呈年轻化趋势,医学专家呼吁公众警惕预警信号,筑牢防控防线。

病例直击:“没感觉”的高血压,为何突然“爆血管”?

“左手抬不起来,说话也含糊,越来越严重。”王先生回忆发病经过时仍心有余悸。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李医师介绍,患者入院时血压远超正常标准(正常血压<140/90mmHg),送到医院时,测量血压—184/139mmHg!进一步问诊发现,他近5年未测过血压,自认‘身体好’,平时‘吃得咸’,这正是高血压最危险的地方——80%患者早期无症状,却在悄悄损伤血管。”完善头部CT提示右侧基底节脑出血,完善脑血管CTA检查后没有发现脑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考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针对王先生的病情,立即制定了控制血压、保护脑神经细胞、肢体功能康复锻炼、高压氧等治疗方案,万幸经过医生紧急救援,王先生出院时已经能自己走路了。但李医生强调:“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幸运脱险,高血压性脑出血致死率超40%,幸存者中60%会遗留偏瘫、失语等终身残疾。”

医学解析:高血压如何“引爆”大脑?

血管长期‘高压作业’,是脑出血的核心诱因。健康血管有弹性,可缓冲血压波动;但长期高血压会使脑内小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变脆、弹性丧失,进而形成粟粒状微动脉瘤——这些“定时炸弹”对血压骤升极其敏感。

当情绪激动、熬夜、用力排便等诱因导致血压突然升高时,微动脉瘤破裂,血液涌入脑组织形成血肿,“就像颅内‘洪水’,压迫周围脑细胞致缺氧坏死。若出血位于脑干等生命中枢,几分钟即可致命。”

更值得警惕的是,临床数据显示,35-55岁中青年患者占比已从2010年的12%升至2024年的35%。年轻人血管弹性本应更好,但熬夜、高盐饮食、肥胖等习惯加速血管老化,且因‘无症状’拒绝干预,血压波动幅度更大,出血往往更凶险。

这6类人,血管更容易“爆”!快对照看看

1.血压≥140/90mmHg未控制者;2. 50岁以上中老年人;3. 长期熬夜、压力大者;4. 吸烟酗酒者;5. 高盐饮食、肥胖者;6. 有家族史者。

自测标准:正常<120/80mmHg;≥140/90mmHg为高血压,建议家庭备血压计监测。

5大预警信号与急救要点

信号:1. 剧烈头痛如“被雷劈”;2. 突发头晕站立不稳;3. 言语不清;4. 单侧肢体无力麻木;5. 视力模糊。

急救:立即拨打120,让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不喂水/药、不搬动。

图片2.png

8个好习惯,把血管养得“韧韧的”

1.控血压:遵医嘱服药,早晚测血压;2. 限盐:每日<5克,少吃高钠食品;3. 戒烟限酒:男性日酒精≤25克,女性减半;4. 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等,忌剧烈运动;5. 控体重:BMI 18.5-24,腰围男<90cm、女<85cm;6. 稳情绪:避免暴怒,学会减压;7. 定期体检:40岁以上每年查血压等,患者每3-6个月复查;8. 防便秘:多吃膳食纤维,忌用力排便。

在此也想提醒每一位市民:血压的每一次波动,都关乎血管的韧性;日常的每一个习惯,都决定着生命的质量。别让“没感觉”成为健康的盲区,主动监测、科学管理,才能让“隐形的风险”无处遁形。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愿与您并肩,用专业与责任,共同守护每一颗跳动的心脏、每一条健康的血管,让更多人远离脑出血威胁,拥抱自在鲜活的生活。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朱萍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1/75/1517113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