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汝城县自然资源局创新执法模式——守护耕地红线与服务民生发展双赢

红网时刻新闻7月30日郴州讯(通讯员 何群)近日,汝城县自然资源局积极响应自然资源部关于“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的号召,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严格守护耕地红线的同时,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执法力度与温度的有机统一,为自然资源执法工作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

2024年底,土桥镇土桥村村民何某因老宅基地审批单遗失,被误判为违法占用耕地建房。面对这一情况,汝城县自然资源局执法人员并未简单执行处罚,而是通过调取近15年卫星影像、走访村民、查阅档案,发现该地块实为长期未耕种的旧宅基地,存在技术性耕地认定偏差。经全面核查,自然资源部门认定何某符合建房条件,依法为其补办了手续,并进行了宣传教育,既纠正了数据误差,又保障了群众的合理需求。

汝城县自然资源局坚持“边执法边普法”,推动执法工作从“末端整治”向“源头治理”转变。针对农村建房、设施农业等高频领域,执法人员主动上门指导用地政策,协助群众完善手续。2024年,全县通过“三调”数据与卫片比对,初步核实违法图斑52处,其中2处因符合历史遗留问题或群众实际需求,经核查后依法依规分类处理,避免了“一刀切”的拆除方式,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严厉打击恶意违法占地行为的同时,汝城县自然资源局对确属无主观恶意的轻微违法者,采取了教育引导、手续补办等柔性措施,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2024年,该局依法查处了5起破坏耕地案件,对恶意违法者进行了严厉打击,而对轻微违法者则给予了改正的机会,体现了执法的温度和人性化。

此外,汝城县自然资源局还依托“乡村振兴用地宝”等数字化平台,让群众能够指尖查询地块性质、智能规划用地需求,从源头上减少了纠纷的发生。2025年至今,该县实现了“零违法”用地行为的良好记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用地保障。

汝城县自然资源局以“实事求是”为准则,以科技为辅助手段,以人性化服务回应群众关切,走出了一条耕地保护与民生保障协同发展的新路子。该局的创新执法模式不仅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也为其他地区的自然资源执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群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1/74/1516758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