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30日郴州讯(通讯员 何炳文)“我今年大胆‘冒险’连片承包种植的500多亩‘南晶香粘’低隔优质早稻,产量每亩超1200斤,生平米业公司按100斤湿谷118元的合同价收购,除去成本,亩产收入稳赚700元左右。”
7月28日,安仁县牌楼乡熊峰村的“双抢”田间,51岁的农民贺凌波一边抹把脸上的汗珠,一边喜笑颜开与前来技术指导的生平米业公司负责人何清平算出一串沉甸甸的丰收帐。
“我早稻能取得这么好的收成,有生平米业送来的‘三包保险’功劳。”晒得黝黑的贺凌波很感激地说。
原来,熊峰村因高山环抱,灌溉是山泉水,土层温度低,加上冷浸田多,农民每年种粮几乎都是亏本不愿种,外地人也因这里种田成本太高不敢来承包。为了确保农田不抛荒,在村支部的支持鼓励下,今年初,农民贺凌波挺身站出来:“村里的500多亩水田我来种。”对此,妻子和亲朋好友都表示担心:“太冒险了。”而他却认定:有国家的扶农好政策,有安仁生平米业公司的“三包”做保障,有自己吃苦耐劳不服输的拼劲,一定能实现成功。
说干就干。春节刚过,贺凌波便双管齐下:与8个村民小组签订种田合同;与生平米业公司签订“包种子,包技术,包收购”合同。进入3月春耕生产以来,他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晚上7、8点钟收工,修水渠、刹茅草、培田埂等基础农事他件件干到位;浸种子、育秧苗、施肥料等关键农事他干得认真仔细。与此同时,生平米业“何氏4兄弟”同步跟进,把贺凌波种田的事当成公司自己的事来做。从耕田、播种、插秧、施肥、防虫、收购等每个生产环节,都深入田间“把脉问诊”,发现短板和不足及时解决,以提高“农民种粮能赚钱”的“保险”系数。
3月28日,突遇不测风云。一场几十年罕见的“倒春寒”席卷他的10多亩育秧田,使秧苗烂种、生长呈现萎缩状态。这个惨况让村里人看了直摇头:“贺凌波又要吃费力不讨好的苦头,肯定亏定了。”
正在他急得团团转时,闻讯后的生平米业负责人何清平带着县农业专家及时赶到田间,现场指导喷洒抗寒防病的药品。几天过后,秧苗奇迹般转危为安,重焕生机。在春插500多亩早稻遇上进度慢困难时,生平米业负责人何清平挽起裤腿与农民一起插秧,并帮助协调关系增派抛秧机帮忙。使500多亩早稻按农时要求在五一节期间全部插完上岸。
功夫不负“冒险”人。顺心顺意夺得早稻大丰收的贺凌波,又乘势而上,摆开了又好又快“抢插晚稻苗”的大擂台。高温烈日下,只见聘请村里10多名男女劳力,5台收割机、耕田机、抛秧机“连环作战”大显身手。仅用10来天时间就插完晚稻秧苗400多亩,目前正进入扫尾阶段,确保不荒一丘田。身体瘦了10斤肉的他充满信心地说:“争取晚稻收入超早稻。”
农民贺凌波在“冒险+保险”的助力下,熊峰村昔日不愿种的田头催生出“土里刨金”的甜头……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炳文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