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仁农民周光红:“一只手”的种田能手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何炳文 郴州报道

“他虽然只有一只手,但他身残志不残。从犁田、插秧到收割,他干得又快又好,是享誉村里的种田能手。”

在安仁县永乐江镇洪溪村,只要一提起52岁的“种粮大户”周光红的名字,当地群众都会敬佩地交口夸赞。

7月15日,顶着酷暑“三伏”天气,慕名走进洪溪村田间地头,顺着农民引路指点下,只见金黄色的早稻田里,脸庞晒得黝黑的周光红,正用一只右手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奔跑着收割沉甸甸的稻谷。挂挡、前进、倒车、转弯一气呵成。他告诉说:“自己种的150多亩稻田,抢收抢插仅需一个星期搞定。”因为收割机、耕田机、插秧机等农机,他样样精通能干。身穿短袖,空荡左袖子的他,脸上挂满坚毅、自信的笑容。

5.JPG

谈起选择种田,周光红有着一段由“无奈”到“无限好”的蝶变经历:那是2002年1月,周光红在县城一家企业上班,不幸被机器轧断了左手。面对突然打击,伤心难过的他,也曾沉沦过。经过一番思前想后的斗争后,他立志:“要在‘逼’的人生之路上干出精彩。”于是,2003年从痛苦、迷茫、困难中走出来的周光红,毅然扛起锄头上山,垦荒种下杉树、紫树800亩。

6.JPG

2003年7月25日,他抢抓农村晚稻收割机遇,又花了7万多元购买一台收割机用于帮农民收割稻谷,赚点生活费。可万事开头难,刚开始,许多农民不相信他一只手能开好收割机,担心机器行走不稳,压坏和漏割稻谷。为此,周光红首先选在自家种的5亩多稻田里练习和演示。吸引农民来到田间认真察看机收的离地距离的平整度、机行的覆辙印迹、散落田间的谷粒等情况后。得出的结论是:“周光红一只手干的活不比两只手的差。”周光红的收割机便成为周边村组的“热门机”,当年仅帮农民收割晚稻收入就达5万多元。

2.JPG

2014年3月份,不满足现状的周光红带着钱来到安仁县农机公司准备添置一台耕田机。负责业务的曹主任与他促膝交流了整整一天时间:“你搞出租还不如自己当种粮大户,以规模抢占市场更可靠,而且租赁和自用两不误,还提高了农机使用率。”曹主任的点拨,让周光红眼前一亮。说干就干,回到家后他便走村串户联系签订合同,谁家外出打工不愿种的田、干旱田及缺劳力户的田等,他全部揽收。2015年开春,他起步租种的稻田面积达240多亩,跻身全县“种粮大户”行列。从此,他每年种田保持在150亩以上没有间断。经他用坏更换的收割机就达6台、更换耕田机3台……。现在家里拥有大型收割机2台,耕田机2台,抛秧机2台,4轮驱动运粮车1辆。

3.JPG

周光红种田富了起来,不忘带领乡亲们共富。他对村里7个经济困难的农民聘请到自己的基地上班。并组成支农服务队到附近乡村承包代耕、代插、代收等农活,让乡亲们增加经济收入。62岁的单年仔夫妇跟着周光红当田间管理员3年多了,年收入超万元。在帮困难户收割稻谷、耕田、插秧等他都给予优惠价格。

1.JPG

近几年,两个儿女大学毕业,在福建大城市上班,买了房。看到父母年纪大了,经常劝说别干了,够享清福了。可周光红总是风趣而固执地回答:“年纪大了干些与泥巴打交道的农活,能强筯壮骨。所以自己身体的血压血糖血脂很正常,以后我要把科学种田作为科学健身的最佳方法坚持下去。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炳文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1/50/1513017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