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追星逐梦!郴州15岁少年37天“手搓”望远镜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朱羚 颜丽婷 郴州报道

当课本上的光学原理在指尖化为有形的镜片,物理课上的波长计算凝结成镜筒上精准的刻度,郴州市第九中学初二学生陆张弘一,正在课堂上调试着自制的PVC管天文望远镜,与同学们分享其中的奥秘。他用一架自制天文望远镜,生动诠释着“手可摘星辰”的青春风采。

图片

这架“手搓”的天文望远镜诞生于2025年初,是陆张弘一送给自己的十五岁礼物。在确定物镜焦距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钻研精神,连续37天深夜调试,在阳台记录下148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成为了他攻克难题的关键依据。为解决支架晃动问题,他重新设计三角力学结构,巧妙地运用乐高零件制作出减震装置,完美地提升了望远镜的稳定性。他还将科学热情传递给同学,带动大家组建兴趣小组,共同探索科学奥秘。

图片

图片

图片

郴州第九中学学生陈宣屹表示:“他是一个科学迷,非常热爱科学和物理,他的热情深深打动着我们。我们组建了科学兴趣小组,遇到难题,他也会帮我们一一解答,让我们也渐渐爱上了物理和科学。”

陆张弘一自幼便展现出独特的“科学触觉”,6岁时就能用鸭骨精准拼装颈椎模型,并准确标注出每节椎骨的名称;7岁便可用乐高零件组装出太阳能机器人;到了9岁,已经能够熟练绘制中波无线电图。进入初中后,他的科学探索热情更是有增无减,陆续研发出淡水过滤器、火山喷发模拟装置、液压挖掘机模型等23项创意作品,实验笔记摞起来足有半人高。

图片

学生家长张议方说:“小时候我们带他去小区里面看弹棉花,我们大人都是看上面弹棉花,他会钻到机器下面,去看机器下面的齿轮运作。那时候我们就发现他对这个机械,这些物理方面东西比较感兴趣。”

当同龄人还在参照说明书组装教具时,陆张弘一已经能够独立翻开九年级化学课本,用自制的酒精灯提纯盐糖晶体。在深入研读《电磁学通论》之后,又用废旧音箱单元成功改造出蓝牙音响。2024年,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系统研究声学原理,分析建筑隔音案例,以双层真空玻璃结构搭配波浪形吸音墙设计的“隔音房子”项目,斩获校物理跨学科实践特等奖。

图片

郴州第九中学物理老师谭祯彪表示:“物理学的每一个章节课后,我们都会给孩子们布置一个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我发现他的制作过程,全过程都是自己动手完成的,他在动手能力方面非常强。”

郴州第九中学学生陆张弘一表示:“在做实验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找老师、家长寻求帮助,我也会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成功之后,我也会获得一些成就感,这些成就感会让我对物理和科学更加感兴趣。”

在郴州市第九中学,像陆张弘一这样对科学充满热爱的学生并非个例。每周五下午的“创新实践时间”,学生们自由组队解决真实问题。有的学生调试无人机飞行轨迹,有的研发环保清洗剂,还有的在物理老师指导下搭建光谱分析仪。校园处处洋溢着创新探索氛围。

图片

郴州市第九中学党委书记李国文表示:“‘双减’政策下,我校坚守育人主阵地、强化‘五项管理’,优化课后服务,打造家长学校,家校合力,强化督导,确保‘双减’落地见效。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守五育并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朱羚 颜丽婷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0/91/1502717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