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兴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 绘就生态农业新画卷

红网时刻新闻7月4日郴州讯(通讯员 张松莲 罗小龙)近日,在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柏树村蔬菜基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正协助基地将回收的废旧地膜装上卡车,送第三方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资兴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再利用这一举措不仅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使农户受益,还可以解决企业原料问题,实现多方共赢。

近年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凭借保温保湿、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降低病虫害发生等显著优势,提升蔬菜、玉米、西瓜、香瓜等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在资兴市已成为当地农业增产增效的得力辅助,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围绕农膜减量、替代和高效回收,根据全市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种植习惯和地膜使用特点,积极开展调研和指导服务,摸清作物覆膜底数。以南瓜、经济作物西瓜、香瓜等作物为重点,示范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明确生长周期长的作物如辣椒、茄子等作物,通过项目补贴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有效减少地膜残留于土壤中。

在唐洞街道镜塘村蔬菜种植基地,滑一组农户陈红米深有感触地分享道:“过去我们为了节省成本、使用的是比较薄的地膜,到了下一季整地时,地膜都裂成了碎块,很难捡拾,要耗费大量人力才能把较大块地膜清理出来。这两年通过农业农村局补贴农资店,我们用上了价格实惠、质量又好的加厚高强度地膜,防草、保湿效果更好,到下一季整地时很快就把地膜捡拾干净了,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蔬菜的产量。”陈红米的经历,正是资兴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推广成效的生动写照。

废旧农膜“三化”治理严守环保质量关。一是标准化推广。引导农户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从源头降低因地膜破碎导致的残留率。二是资源化利用。通过宣传引导、以旧换新、集中清运等创新举措,将回收农膜统一运送至塑料再生资源企业加工,年可减少固废污染数十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三是长效化监管。建立农田残膜动态监测台账,强化宣传引导、田间巡查及行政执法,有效提升废旧农膜“变废为宝”率,有力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

资兴市依托省2022年农膜回收试点县项目、2023年及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大力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使用,科学创建农膜回收利用体系,累计投入项目资金超过100万元。通过不懈努力,逐步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了“农民自愿、企业受益,环境改善”的良性发展模式。

地膜回收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资兴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政策扶持、技术指导、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护耕地质量,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张松莲 罗小龙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0/74/1508741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