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融湾向海|李悠:抢抓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共识 做实做强“橘井”品牌文化

编者按:开放发展桥头兵,融湾向海郴潮涌。

当前,郴州市正值两会时间。回顾过去一年,郴州充分发挥对接大湾区“桥头堡”、湖南向南开放“南大门”的优势,以开放的思维和举措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展望2025年,郴州如何突出扩大开放强优势,实现全面融湾向海新提升?红网郴州站特别推出《融湾向海》策划报道,看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带来了哪些“金点子”。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晓露 郴州报道

2022年,湘赣粤港澳五地携手,在郴州建立助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机制,成立了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两年来,围绕打造全球中医药产业高地,联盟推动中医药产业区域合作从理念协同迈向行动协作,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原本发源于郴州的“橘井泉香”得到当地百姓广为传颂,且有史料和遗迹佐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仙传说”、汉代神仙苏耽以“橘叶、井水”治愈瘟疫的故事至今被中医药界奉为经典。

“遗憾的是,‘橘井’隐藏于郴州市一中校园偏僻角落,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难以寻觅,许多郴州本地市民也知之甚少。”代表李悠发现,“橘井”文化虽起源于郴州,但这一品牌正在外“飘香”,并未被本地充分利用,当前应抢抓机遇,尽快做强、做实“橘井”文化。

她建议,首先要打造场景,做足文化交互体验。一是将“橘井泉香”中医药文化园列入长远规划,逐步恢复苏仙宅等古迹,打造场景,建设橘井诗墙、橘井药园,让地理标志重现;同时改善橘井水质,与茶疗结合,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到“橘井烹茶”的汉唐茶会风采。二是以苏仙岭景区为基地,种植药材,建设“橘井百草园”,开辟“橘井访药”游线,做大做强景区“橘井泉香”中医馆,坚持老中医坐馆、老中医讲坛不松懈。

再者科学背书,做强文化品牌传播。据考证,郴州在先秦以“菻”(青蒿)为代称,以青蒿为城市形象,在橘井周围遍植青蒿。郴州盛产专治疟疾的青蒿,东晋葛洪还将此奇方收入《肘后备急方》。近年,屠呦呦从抗疟古方中找到青蒿并提取青蒿素,获得了中国首个诺贝尔科学奖。以此作为“橘井泉香”的科学背书,可以巩固中医药产业共识基础,有利于拓展“橘井”品牌在现代社会的传播面。

“通过举办相关民俗活动,开展‘橘井泉香’进校园、‘橘井’研学等活动,有助于提升民众对‘橘井’文化的认识。”李悠表示,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品牌推广,做大文化受众基础。

另外则是携手共建,做实做强中医产业。建议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河北省、北京市等地共修《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争取“精准经方”全国中医药学术会议在“橘井泉香”发源地——郴州召开,实现南北“橘井”联姻,力促湘赣粤港澳五地“共识”转变为全行业“公认”,借此引导外地大型中医药企业来郴办厂或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采购站点,以期逐渐本土化,将来共享“橘井”地理证明商标。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晓露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56/61/1458307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