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711三章①丨井口变能量口

编者按: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与远在千里之外的郴州苏仙区许家洞金银寨矿区711矿紧密相连。这里是原子弹核心原料——铀的原产地,因此,711矿也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矿”。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60余年前,来自711矿人在金银寨数十年生动践行,也是留给我们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曾经的井口,成为了能量口、风景口、研学口,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红网时刻新闻推出《711三章》系列报道,缅怀、致敬曾经的建设者们,激励我们勇毅前行,做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何雨杏 郴州报道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一部为“隐姓埋名人”立传的报告文学——《籍贯711》问世。

这部作品,犹如一把穿越时空的钥匙,开启了那段隐入尘烟的辉煌历史之门,引领我们走入一个隐秘史诗般的世界。

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跟随作者王琼华的脚步,再次步入那片充满激情的红色土地,在许家洞的711矿听他讲述写作背后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41015203428.jpg

王琼华和他创作的《籍贯711》。

初心:他们值得铭记

尽管王琼华早些年对711矿有所了解,但真正触动他创作这本书的初衷,还得从他身边的一个事说起。

多年前,他的一个朋友的父亲不幸去世,其朋友当时悲痛地说,“父亲走了,带了一肚子故事走了,没人知道他曾经做过的事。”

“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曾在711工作过.....”

朋友向他讲述了父亲在711工作的种种,王琼华听后心里十分难受,“这些711人,为中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但走后就连一个字、一句话、一段影音都没能留下。”

朋友的讲述也勾起了王琼华的好奇心,711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从这里走出了众多英才。此后,想要出书的念头便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微信图片_20241015203335.jpg

这本书创作快速进入“状态”,则与一位在出版单位工作的朋友有关。一次偶然的相遇,他与这位朋友闲聊起711时光小镇,自己正在做采访,准备出一本书。哪料这是朋友心中已久的计划,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一起出书。

自2019年起,王琼华深入实地采访,走遍了矿区的每一个角落,采访了众多的亲历者,到完稿出版历时六年,记录了711矿在开采铀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

这本书名为什么是“籍贯711”?王琼华说,随着采访的深入,他发现711矿人来自全国各地,出生年月不同,工作岗位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籍贯”——“711”,因为711矿是他们用生命和青春奋斗过的地方。

微信图片_20241015203837.jpg

711矿原址金银寨。

探寻:“平凡”中的伟大

66年前,来自全国各地数千名建设者,肩负国家使命来到金银寨,隐姓埋名数十年,在这里找寻比金银还要宝贵的东西:原子弹的核心原料——铀,开启了轰轰烈烈强核报国的故事。

他们是如何在湖南这座荒无人烟的密林中安家落户,开凿矿藏,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艰辛与付出。为了真实还原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王琼华不辞辛苦采访了711矿职工及大量的矿工家属。

微信图片_20241015203450.jpg

突击队合影。

在采访中,王琼华感受最深的是,大家都觉得很多事都是很“平凡”的,但他总能从他们的口述中找到其中的不平凡。“他们毫不起眼的人生道路与选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事业中,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脉动与联系。”

谈及曾经的岁月,大家都觉得吃苦是很普通的事,但却让王琼华刻骨铭心。他搜集到一个“不起眼”的信息,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大家下井时为了止住饥饿,只能将裤腰带勒得紧紧的。于细微处见精神,他抓住这个细节,继续追问写下一段令人动容的文字。

微信图片_20241015203822.jpg

井下作业。

他在书中写道,工友们走出坑口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勒裤腰带,只有将裤腰带勒得紧紧的才能止住饥饿。来自江西岿美山钨矿的李平头,自己不能将裤腰带勒得更紧些,就让身边来自大吉山钨矿的小邓与大陈帮他把裤腰带勒紧一些。

去年秋,王琼华来到广西桂林采访第一批抵达金银寨的队员邝孔圣。邝孔圣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他喜欢唱歌排解下井的枯燥乏味,也经常教新工友们一起唱,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的情绪。

微信图片_20241015203417.jpg

王琼华在采访邝孔圣后合影留念。

采访中,邝孔圣觉得唱歌是很平常的事,但王琼华觉得下井的工友们从歌声中获得了力量,这股力量支撑他们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下,不怕艰难困苦,不惧受伤牺牲,一心只铆足了劲,拼命硬干。

他把这个故事写进了书中,邝孔圣说这辈子还能接受这样一次详尽的采访,感到很欣慰。这次采访不久后,邝孔圣就去世了。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正是一个个来自全国各地平凡的711矿人,默默无闻不惧困难、不怕牺牲,以“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高地:绽放永恒光芒

王琼华精益求精从数百个故事中选出39个,从800多张历史图片中挑选出37张完稿成书。本书约194千字,通过39个711矿人的故事,把711矿从发现、建设、开采到政策性关闭的“隐秘而光荣的历史”串联起来。

其中有一个故事令他非常感动。这个故事在《籍贯711》一书中“发明家陈孝瑜”,来自陈孝瑜儿子陈贵郴的讲述。陈孝瑜曾是上海一家医疗器械厂的技术骨干,就是这样一位前途远阔的科学家,在受到邀请后毅然来到郴州,当起了修车工人。

在顺利完成事先约定的修车任务后,陈孝瑜原本要返回上海,正在候车时,有人匆匆来找,说又有两辆卡车坏了。陈孝瑜当即匆匆离开候车室。

“我不回上海了。”

“我不忍心看到这里的汽车常常趴窝,听邹一明说过,这里是在办保家卫国的大事。我能出一把力,也是光荣。”

随后,陈孝瑜把家人也带到了金银寨,在这里用炙热青春为国家事业拼尽一生。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当天,陈孝瑜和家人为庆祝到照相馆拍下一张全家福。

微信图片_20241015203239.jpg

陈孝瑜在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当天晚上拍下全家福。

因为当时这里还是保密单位,胜利的冲击波声激荡神州之时,他们只能压抑狂喜、隐姓埋名。这张全家福成为711矿人见证爆炸成功的珍贵影像。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在搜集素材采访中,这句话最让王琼华动容与震撼。711矿人艰苦奋斗、舍身为国的伟大牺牲精神,怎能不令人动容?

微信图片_20241015203901.jpg

先遣队队员。

711矿,作为一座矿山,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井口变能量口,它更是一座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自强的“精神富矿”,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源。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而写出711矿建设者的故事,记录下这段隐秘的历史,这座随时光重获生机的小镇,才会真正拥有生命和灵魂,才能永远在人们心中扎下根,留下名。



王琼华简介:

笔名王京。生于汝城。曾在汝城、资兴、临武、郴州等地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电影评论协会副主席,郴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曾任湖南省寓言童话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选文艺家。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何雨杏

编辑:何晓露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54/59/1436195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