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牵手文旅 奔向“诗和远方” ——全国报告文学作家研讨班走进湖南汝城采风创作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李英燕 郴州报道

“没想到这里山水如此温柔秀美,连山间野花也浪漫多情,与北方大山的粗犷阳刚迥然不同。”5月18日,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林深水美、烟雨蒙蒙,来自黑龙江大庆油田的报告文学作家李玉明畅游奇山秀水、幽谷画廊、瀑飞玉溅等唯美景观,感受了空中玻璃栈道、天空之境等人文奇观,忍不住连声赞叹,“遇到最好的山水、最好的人,拓宽了视野,忘掉了烦扰,激活了创作源泉。”

微信图片_20240521094513_副本_副本.jpg

亲近秀丽山水。

“最美的风景在大山深处,甘甜醇厚的白毛茶承载了乡韵乡愁。透过一片茶叶,就触摸到当地党员干部担当作为造福百姓的脉搏。”来自湖南省浏阳市文化馆的谭晓琴参观了瑶族风情园、岭子头民宿村,通过“听”茶看茶品茶,了解到原本地瘠民贫的大山瑶村依托发展白毛茶、民宿康养和生态观光多元产业大步走上乡村振兴的幸福蝶变,不免对白毛茶滋生情愫,催发了想要故地重游深入探析的念想。

微信图片_20240521094458_副本_副本.jpg

“听”茶看茶品茶。

5月18日至19日,正在湖南长沙全国报告文学作家研讨班学习的39名作家,在中国报告文学会副会长、毛泽东文学院副院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带领下来到汝城县,开展为期两天的现场教学、采风创作、座谈研讨,深入探析当地文旅资源、文化历史、农旅融合情况,为助力当地文旅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也将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做好宣传推介。

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了罗霄山脉与五岭山脉交汇处。这里是湘南起义策源地、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主战场,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伟人的光辉足迹,传颂着半被子、一张借据等动人故事,革命遗迹星罗棋布,红色文化耀眼夺目。作为联合国认定的湖南3个千年古县之一,这里也坐拥濂溪书院、云头书院等千年古书院,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古祠堂群,发迹了5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脉传承长盛不衰。

地处黄金纬度的汝城县,森林覆盖率达74.2%,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了德寿山景区、南国天山草原等连片生态公园,火热发展了白毛茶、朝天椒、文明奈李、小黄姜等特色产业。最令人称叹的是,这里蕴含着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一城三泉”交相辉映,尤其是热水温泉高达98°C,富含氡等30多种健康元素,凭借流量多、面积大、泉眼多、水质好,被誉为“华南第一温泉”。

微信图片_20240521094339_副本_副本.jpg

体验天空之境。

在汝城,红绿蓝古“四色”名片熠熠生辉,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也受到了各类文学团体的热力“追捧”。“这里十步之内有芳草,‘半条被子’温暖中国,还有灵泉、生态等资源,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如火如荼生生不息,是精神文化和文学创作的肥壤沃土,美到心里。”第二次走进汝城的纪红建坦言,带着大家过来,就是要带动更多的文学家一起了解这片神奇热土,创作出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提升汝城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夜色四合,啼鸟初歇。热水镇官溪山庄在斑斓有致的灯光映射下,热气缭绕,恍如仙境。这里集温泉嬉水、餐饮娱乐、养生避暑、旅游度假、运动休憩、商住会议为一体,作为一座泡温泉、赏美景、养身心的多功能五星级生态休闲山庄,见证着当地温泉旅游火热发展的生动足迹。

微信图片_20240521094542_副本.jpg

官溪山庄宛如仙境。

近年来,为推动温泉旅游康养产业换挡提质,汝城县一方面推进了福泉山庄半岛扩建、官溪山庄三期建设、温泉文化园提质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不断拓展文旅内涵、丰富旅游场景;另一方面通过积极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温泉旅游度假季、“三月三”瑶畲文化旅游节、温泉冰谷音乐节、‘焰遇’温泉晚会等文旅活动,激活文旅市场,提升旅游人气。组团奔赴佛山、香港、郑州、重庆、武汉等地参加旅游推介会、招商会,诚邀中国国旅7市、长株潭百家旅行社等进来合作......如今,汝城温泉旅游签订跨区域合作意向书200余份,继福泉汤谷、暖水温泉获评全国国家五星级温泉旅游企业后,还获评“中国最佳温泉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称号。

温泉流淌,文思泉涌。19日清晨,采风团早早来到热水河畔,感受热泉喷涌、观赏缭绕烟雾、畅享温泉煮美食,纷纷打开相机快门捕捉这人间罕见奇观。大家文学创作的源动力油然而生,赋能旅游发展的金点子频频闪现。

微信图片_20240521094257_副本_副本.jpg

探秘神奇热水。

“汝城自然资源壮观壮丽,适合多种文艺文学表达诠释,宣传推介。”来自山东青岛的李明珠顺势提出建议,“可用短平快的诗歌视频展示,也可采用音画融合推介,开展最美推介官、网络大咖直播代言颇具看点、亮点。”来自安徽的张建军也感叹不已,“走了国内外好多地方,第一次见到世界上罕见的高温泉水,感受98度的热情,是非常好的创作题材。”

微信图片_20240521094604_副本_副本.jpg

参观濂溪书院。

揽古县胜景,博人间风华。采风团驱车来到汝城县城,满怀兴致拾阶走进参天古木映衬下的濂溪书院,聆听理学鼻祖周敦颐著书立说的历史故事,参悟《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的深厚内涵,感受湖湘文化的悠远影响和代代传承,涵养清正廉洁、心怀天下的情怀情操。

微信图片_20240521100750_副本_副本.jpg

参观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群。

在千年古镇,青砖黛瓦的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群,中西合璧连廊式的朱氏总祠,还有范氏家庙等传统古祠堂上的飞檐翘角、如意斗拱和鸿门梁,连同承载着清廉为政传统传承的绣衣坊,无不令人啧啧称叹,备受启发教育。

半条被子,温暖中国。在汝城县沙洲瑶族村,采风团通过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故事发生地旧址等革命遗址,追寻红色历史,感悟初心使命,激发为人民立传、为时代讴歌的责任担当。

微信图片_20240521094353_副本_副本.jpg

聆听“半条被子”故事。

“进一步加深了对汝城红色文化的了解,发掘了汝城新的时代发展故事,为文学创作注入源头活水。”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重点项目策划部主任、《半条被子》作者曾散说,当前自己正以发生在汝城的红色故事为出发点,着力创作长篇报告文学《出路》,用手中的笔书写和记录长征沿线革命老区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虽行程匆匆,但收获满满,令人难忘。”中国好书奖、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获得者、来自四川凉山州的彝族作家阿克鸠射表示,回去后将竭尽所能,把汝城书写好、宣传好。

“汝城有历史、有文化、有风景,也有故事、有温度,正是文学创作的沃土。”纪红建表示,作为一名湖南作家,要把自己的笔端、笔触投向这方土地,多找时间过来书写这片土地,“把这片土地上感人的故事传递出去,让大江南北的人民了解这片土地。”

微信图片_20240521094323_副本_副本.jpg

冒雨参观古祠堂。

本次活动距5月11日中国作家协会组团进来开展“走进老区看新颜”采风创作时隔不足十天。高密度、高规格吸引承接各类文艺文学团体研学采风,正成为当地促进文学文旅联姻、“艺起”携手发展的重要抓手。

汝城县委书记马文才表示,要通过提供鲜活场景和优质服务,邀请吸引更多文艺文学作家进来采风创作,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深度记录汝城故事、全景展示汝城形象,吸引更多人走进汝城、爱上汝城、打卡汝城,推动文旅融合蹄疾步稳发展。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李英燕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49/65/1392234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