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60岁返乡创业当“猪倌” 闯出致富增收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傍着深山当“猪倌”。资兴市州门司镇水南村村民唐智生从大城市回到家乡,依托当地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用勤劳的双手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在延绵的大山里闯出了一条致富增收路。

清扫猪舍、喂食、查看生长情况……3月27日,走进水南禽畜牲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母猪繁殖场,负责人唐智生和他的侄女袁三爱正在精心“伺候”着一头头种猪。谁能想到,这个皮肤黝黑一脸沧桑的“猪倌”,曾是深圳一家企业的高管。

2020年,年近六旬的唐智生放弃了在深圳的工程管理事业,毅然决然地选择返乡创业。“一方面是我的母亲年纪大了,想在身边多点时间照顾她,另一方面是我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觉得自己还有能量,可以发挥余热,这些年在外闯荡也有点积蓄,想为家乡发展作点贡献。”唐智生说。当年8月,他联系侄女袁三爱回到老家,办起了养猪场。

不懂专业养殖技术、交通不便、山区供电不足等问题成为了创业路上的“绊脚石”,唐智生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从外地请技术员成本太高,我就自己从网上学习养殖技术,去往各处考察,学习别人怎么做的。”从最小的饲料配比,到生猪的防疫病原,经过大量学习和总结,唐智生渐渐地摸索出了一套养猪方法。


要想富,先修路。在养殖场刚建起来的时候,通往山上的路还是泥巴路,一到雨天路面变得泥泞不堪,运输成了大麻烦。“猪肉市场价格每天都在变化,晚一天运出去,可能就要亏不少钱。”唐智生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十分重视,多次实地走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多方努力,2023年11月,通往养殖场的道路全线硬化。

除了路,供电不足也是大问题。山区海拔高,每到冬天气温很低,供电不足容易导致幼猪冻死,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协调联系下,养殖场附近新安装了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不仅为养殖场提供了电力保障,还方便了周边村民的用电。

“十分感谢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们,为我们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在当地发展。”唐智生说。

“绊脚石”解决了,唐智生又开始发愁猪粪处理的问题。粪污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周边环境,还会带来空气污染。唐智生意识到要对生猪养殖污染源头加以处理和高效利用。2021年5月,在相关单位支持下,养殖场建成了三格化粪池、肥水贮存池等牲畜污水排放系统,实现粪便污水“零污染、全消纳”,粪污发酵之后形成的有机肥又成了当地农作物种植的宝贝。

经过近4年的积累,唐智生的母猪繁殖场已经从最初的10多头猪发展繁育到现在的近500头猪,目前正在建设年出栏生猪9800头的标准示范基地,预计实现产值超5000万元。

随着合作社的规模逐渐增大,唐智生雇请了周边村民到养殖场务工,每月每人发放3000余元固定工资,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合作社吸纳社员120余户,其中60%为脱贫户,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合作社还无偿为社员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同时提供种猪及猪仔,并高价收购村民家养肥猪。

“看着父老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很高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唐智生一脸满足地说。


来源:今日郴州

作者:陈哲君 廖智慧

编辑:唐哲宁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