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27日讯(临武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城基 胡恒珲)香芋扣肉又叫“团圆菜”,是不少家庭除夕餐桌上的家常菜,临武香芋香味浓郁、粉多细腻,不仅是制作“团圆菜”的最佳食材,还是农户的“致富密码”,更是临武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正月里,临武县舜峰镇金盆村村民胡甫红一家正紧张地忙碌着,眼下他正为全家的聚餐制作最关键的一道菜——香芋扣肉。新鲜的香芋经过清洗、削皮、切厚片后过油,厨房里顿时香气四溢。
胡甫红正在制作扣肉。
香芋炸至微黄起泡,再与五花肉相间叠加,蒸上40分钟出锅后倒扣入碗中,浇上汁,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香芋扣肉就制成了。因造型圆润,村民们给它起名“团圆菜”,寓意幸福美满、团团圆圆。
香芋扣肉。
“香芋是我们临武的特产,爸爸做的香芋扣肉我们从小吃到大,现在在外面打工也常常想念这种味道。”胡甫红是舜峰镇最早的香芋种植户之一,靠着种植香芋,胡甫红和老伴将儿子们拉扯大并盖起了新楼房,香芋不仅让食客“芋”见了佳肴,也让村民“芋”见了机遇。
金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红发介绍,香芋作为村里的一个主导产业,给村民带来了收入。今年香芋的产值可以达到7000多元一亩,每年种芋头、拔芋头、销售等等,仅这几个月,务工的人就可以赚到一万多块钱。
村民正在挖香芋。
春节期间,走进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种植户们忙碌的身影,在舜峰镇贝溪村的舜溪香芋仓储营销中心,村民们早上七点开始分拣、打包刚采摘的香芋。
90后种植户罗进承包了700亩地种植香芋,以亩产4000斤计算,预计今年可收获香芋280万斤。春节期间,香芋的价格从年前不足2元/斤涨至2.5元/斤左右,为了赶货,罗进从初二就开始雇工采收,虽然忙得团团转,但他却乐此不疲。
种植户雇请村民打包香芋。
“我们不仅自己卖,还帮农户销,把他们的芋头也推出去。按斤数来论的话,每天我们这个地方可以走差不多15万斤的样子。”罗进说。
走进舜峰镇的大小村落,道路两旁边一排排香芋披上了地膜,微风拂过,粼粼波光在阳光下闪耀。舜峰镇贝溪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香芋,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集农资、管理、运输、销售于一体的香芋产业链。
临武县舜溪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始人陈德兴告诉记者,因为村里田土有限,只有2000多亩,后来他们便带着技术到外地去种植香芋。
为了更好地开展技术研究和推广,临武县成立了香芋协会,后改名为舜溪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据创始人陈德兴回忆,过去临武香芋采用覆盖沙子保鲜,香芋经常烂在地里,村民通过技术改良总结出地膜保鲜技术,香芋销售期延长至6个月,就地保鲜的香芋不仅品质更好,由于“错峰”销售,价格也更高了。年轻一代的种植户还依托“互联网+”将临武香芋这一品牌推向了东南亚市场,让“芋”香飘千里。
“过去需要种植户自己装货销往外地,如今,全国各地的老板跑我们这里来找货,货不用出门,别人过来找了。”罗进说。
临武县舜峰镇香芋分拣中心运货车正在装货。
2021年,临武县舜溪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选了第八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名单。舜溪香芋获湖南省著名商标。为丰富新春佳节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广临武香芋的品牌效应,种植户们还为香芋穿上了“新装”做成新年“伴手礼”。
“产业兴,则乡村兴。”目前,临武县共有3万户农户种植香芋,种植面积达10万亩,小小的香芋产业让数以万计的农民实现了小康。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城基 胡恒珲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