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星期二 晴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我对我的暑期社会实践地——沙洲村的期待。沙洲村位于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中西部,这里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研学资源。我自己在中学期间也跟随学校多次到沙洲村进行研学活动,旧友重逢,心中满是温柔与期待。
今天的沙洲,似乎比昨日更加生动,每一片叶子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而我今天的任务,正是去了解、去探索沙洲村的发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错落有致的青砖黑瓦房,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村里的小路干净而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沙洲有名的黄金奈李像一个个金灿灿的小灯笼,镶嵌在绿化带后的果树上,村民们脸上充盈着淳朴而热情的笑容,大声吆喝着卖着自家的农副产品,让我瞬间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农人骨子里的质朴与归属。
在这样安宁幸福的氛围中,我走进了沙洲村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斑驳的革命文物,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那一刻,我仿佛与这片古老的土地建立了某种奇妙的联系,每一步都踏在了岁月的回响上。
走出纪念馆,来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令我惊讶的是,这并不像纪念馆或大会堂那样庄严肃穆,它只是带有古朴味道的旧瓦房一座,和旁边紧密挨着的村民房没什么不同,但又如同万道金箭,自那不可触及的辉煌之源迸发而出,穿透了薄雾和云层,也许是老槐树挡住了正午的阳光只投下懒懒的几道斑驳光影,总之,围坐在旧址门口的老人们并没有受什么影响,他们手中轻摇着蒲扇,脸上洋溢着平和与满足的笑容。我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他们的谈话,那些关于岁月、关于生活的琐碎细节,在他们的口中变得生动有趣,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那些关于勇气、坚持和爱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这片土地是如此厚重与温暖,仿佛每一捧土都由鲜血染尽,都承载着先辈的汗水与智慧。
我心中急切地盼望着沙洲的代言人带我感受沙洲村在表皮下沸腾的血液,由此,我联系到了市委派驻沙洲瑶族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沙洲瑶族村支村两委和市委党校沙洲分校,我带着心中的种种疑问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沙洲村的红色资源是如何成为一张闪亮名片的?其独特优势在哪些方面?沙洲村是如何将红色文化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目前取得了哪些成就?又该如何维持热度,进行持续发展呢?
对于我的这些问题,驻村工作队从时间顺序以“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角度展开概述了沙洲村的壮丽画卷。从1934年那个寒风凛冽的冬夜,三位女红军与徐解秀老人的“半条被子”情缘,不仅温暖了老人的心房,更如星火燎原,温暖了整个中国的心田。岁月流转至1984年,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重走长征路,采访徐解秀老人,写下名篇《当年赠被情意深,如今亲人在何方》,这段佳话被重新拾起,如同被历史的风尘轻轻拂去尘埃,焕发出新的光芒。
沙洲村,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它以人民为中心,紧握传承红色基因与推动绿色发展的双桨,破浪前行。幸福新村、幸福食堂、幸福产业、幸福民宿、幸福节日这五大幸福工程的实施,如同五朵绚丽的花朵,在沙洲村的土地上竞相绽放,让村民们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展望未来,沙洲村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与满腔的热情,向着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共同富裕样板村及中国式现代化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迈进。它将以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富民强村、实行乡村治理、为民服务四大任务为基石,不断夯实发展根基;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共同富裕样板村及中国式现代化新农村三大目标为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沙洲村的故事,将如同一首悠扬的赞歌,永远回响在时代的长河中,激励着更多的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了解到了这些,我不禁深呼一口气,而我内心那激动跳着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慢慢地走着,一回神却已经站在了村里的小桥上,望着眼前的沙洲村,我感慨万千,而它却仿佛被时间遗忘,就只是静静地立在那儿,从容不迫,悠然自得,仅此而已。
夜幕降临,我提笔欲书,却发现千言万语难以尽述今日之景、之情、之感。沙洲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而我,有幸成为这美好时光中的一名过客,感受着这份来自厚重历史与人文景观的恩赐与馈赠。
(作者:上海商学院 刘雅芸)
来源:爱郴州
作者:刘雅芸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