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兴移民系统:全力以“复”推动安居乐业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赵铖 郴州报道

闻“汛”而动,迎战“格美”。资兴移民人“移”心向前;同舟共济,重建家园,资兴移民系统全力以“复”;精准帮扶,创业就业,资兴移民人安居乐“业”。

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资兴移民系统迅速启动防汛救灾应急预案,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成立6支救灾小分队,深入滁口镇、黄草镇、白廊镇、兴宁镇等受灾严重的移民村组,与当地群众共同开展应急处置、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受灾群众安置和救灾物资发放等工作。

微信图片_20240815113646.jpg

移民系统救灾小分队深入受灾乡镇救灾。

“移”心向前,为移民生命安全而战

7月27日清晨,资兴市东江库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朱群山带队奔赴兴宁、州门司、白廊等乡镇,现场了解当地防汛抗洪工作情况;随后,根据市委统一部署,朱群山马不停蹄赶赴滁口镇,深入长龙、大江、塘下、塘湾、金星、荷坳、高湾等村核实灾情,看望慰问转移安置群众。

微信图片_20240815113651.jpg

资兴市东江库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朱群山在滁口镇长活村抗洪救灾一线。

滁口镇高湾码头至白廊镇龙溪村部道路X030、X203全长约21公里,沿途高湾、长活和龙溪三个村,是进入白廊镇原龙溪片区的龙溪村、中洞村和杨家坪村三个村的主要通道之一。“台风“格美”过后,暴雨成灾,道路塌方毁坏非常严重,电力电讯全断,村庄被冲得七零八落。

朱群山了解这一情况后,在滁口镇、白廊镇政府和市交通局等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调集了湖南高速公路指挥部和资兴市玺融建筑工程公司五台大型挖掘机,连续奋战,于8月4日中午12点前恢复全线通车,为下一步该片区的救援与灾后重建工作赢得了时间。

微信图片_20240815113655.jpg

五台大型挖掘机连续奋战,滁口镇高湾码头至白廊镇龙溪村部道路于8月4日全线恢复通车。

“大妈,不用担心,有我们在,一定能把您平安转移出去。”在资兴市黄草镇太玉村,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敲门行动”,做好困难群众转移。第一时间紧急筹集资金和物资6万元,用于对口援助黄草镇,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截至目前,资兴市东江库区管理局已紧急转移移民群众7562人,转移安置移民1261人,清除道路塌方147处,疏通河道35处。

全力以“复”,为移民重建家园而拼

7月29日上午,白廊镇中洞村受暴雨袭击,道路受阻,通信中断,与外界失联。“情况不明了,我们不放心,就是走也要走进去,尽快掌握受灾情况。”移民干部唐朝阳、汪翔月、樊传安,踏着深达膝盖淤泥,步行12个小时分赴中洞村受灾严重的村组,摸排到第一手灾情及时上报救助。

微信图片_20240815113658.jpg

移民系统干部到白廊镇东岸线布田村、旧市村送救灾物资。

州门司镇燕窝村是这次洪灾受灾最严重区域之一,为了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兴宁移民站负责人赵辉、工作人员胡向农反应迅速,绕道彭市塘湾村方向进入该村了解灾情,转移安置群众,是最早进入该区核灾部门之一。

移民人始终和移民在一起。连日来,省、郴两级移民系统主要领导到资兴指导抗灾工作,与对口帮扶单位、镇村干部群众共商“四通”“四清”“四安”等工作,加快推动灾后重建。

在灾后重建一线上,在这场不容有失的“大考”中,移民干部勇当灾后重建工作“排头兵”,争当灾区移民群众信赖“主心骨”。8月10日,资兴移民干部支持受灾乡镇群众重建家园捐款2.85万元,用真情谱写了一曲与移民群众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团结协作的交响曲。

安居乐“业”,为移民创业、就业而干

“你看这部分枝叶已经遮挡住下部的枝干采光,需要修剪,保持整棵果树采光均匀”。8月14日,资兴市东江库区管理局在清江镇青草村举办一期“柑橘壮果期管理及质量安全(洪灾后柑橘管理技术)培训班”,共有58位柑橘种植户参加了培训。

移民系统积极促进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组建了以朱小金、张日明等“土专家”灾后农业恢复生产指导组,帮助农户补种抢种,努力协助种植户稳客户、稳订单、拓市场。

“8月2日到30日,我们开设了特种操作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根据学员个人意愿推荐就业,资兴、郴州、北上广深等地,就业率达85%以上。学员随到随学,学费全免,每人每日补助30元生活费,满30人就可开班,每年按参训移民10%的比例进行跟踪回访,帮助发展生产、指导就业方向、总结培训成效,确保培训不断提质。”资兴市东江库区管理局移民培训负责人张日明说。

资兴移民系统针对灾后重建、移民生产生活开展了一系列技能培训活动,深入移民村组收集移民培训意愿,为移民群众提供精准、多样的培训服务,重点落实“三帮”。截至目前,资兴市移民系统投入培训资金203.4万元,培训移民2249人次。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赵铖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42/59/1418311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