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 星期日 雨
沙洲村地处丘陵地带,这里的人自古耕种水稻为生。解放前,沙洲农业靠天吃饭。百丈岭山脚下没有水库,每个村只有三五个池塘作为农业水利灌溉用。池塘边,有石板铺的路直达水井,水井边有洗衣的,洗菜的水池。池塘里养着鱼,四周长着水草和芦苇荡。
夏天去池塘边洗脚,会发现一些田螺爬到了浸着浅水的石板上晒太阳,随手就能摸到一把。田螺喜光,它攀沿在池塘的浅水区吸收养分。阳光强烈的日子,田螺会顺着石头缝隐藏着。
沙洲人自幼善水,亲水,池塘和滁河成了天然的澡堂子。每每到了夏天,村子里的人把一天的劳作与困顿在这里洗涤,心情得以放松。池塘也成了沙洲村女人们最好的浣衣场。
傍晚收工早,村子里的人不忘到池塘里摸田螺,到滁河中捞鱼虾。村子里的人摸田螺,会带上一个脸盆,放在水面上。人摸到哪里,脸盆跟着移动向前。多了,会起身把田螺倒入水塘边的竹篓里。接着再沿着池塘的边缘,顺水摸去。
沙洲人摸田螺,不光是为了吃。在物质贫匮的年代,田螺是一碗荤菜,一碗难得的美味佳肴,解决一家人吃肉的奢望。村里的夏天,紫苏和辣椒又肆意生长。湘南大地上,没有一道美食能在夏天离开紫苏。村子里摸田螺的,捉鱼的,捞虾米的,柴火灯照泥鳅的,成了沙洲男人盛夏夜里最忙碌的活动。
沙洲人喜欢炒唆螺。摸回家的田螺,用井水反复冲洗,然后泡上一两天。有的人家用少许茶籽油的麸饼浸泡,有人还滴上几滴菜籽油,这样田螺很快能吐出肚子里的泥浆。用老虎钳子把田螺屁股夹掉,再反复冲洗几遍,准备炒唆螺。炒好后,呼叫三五乡邻好友,一碗水酒,一碟油爆花生米,对月当歌,人生几何。若是田螺摸得多,吃不完,主人家用开水煮了,挑出螺肉,晒干作为备菜。
如今,沙洲人很少下田摸田螺,也很少到池塘里,或滁河中捞鱼虾。索性在文明镇的菜市购买田螺或田螺肉。把冬日瓦罐中泡的盐菜,酸菜,还有卜辣子、卜萝卜这些一起,拼炒出一道美味的酸辣螺肉。
半条被子主人公徐解秀老人之孙出品。
沙洲人炒酸辣螺肉,技法简单。下菜籽油烧红,将浸泡好的螺肉倒入爆炒三五分钟,快速放入酸萝卜丁、卜辣子丁,再下佐料,猛火爆炒几秒钟。倒入胡椒粉、生抽、蒜蓉,及韭菜段、紫苏末一起。快速翻炒,使其快速入味,并保留韭菜和紫苏的清香不受破坏,保留配菜的清脆与原味。
一碗酸辣螺肉,色泽鲜亮,开胃又下饭。无论沙洲酒席上,还是农庄饭馆,已经成为沙洲寻常百姓家常吃常新的一道美味佳肴。师傅们也会根据季节的变换,使用不同的食材,提升螺肉的搭配,使其成为沙洲餐饮界四季常青的菜品。
来沙洲研学,还得看袅袅炊烟升腾,一口酸辣多味的螺肉,便是沙洲人朴素日子的真实写照。嘴里咀嚼着的,有似增相识的酸甜苦辣岁月,历久而弥新。
(作者:谭旭日)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旭日
编辑:何晓露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