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郴州开新局

郴江实验室挂牌成立,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

永兴县成功获批省级第二批创新型县,

资兴市东江湖入选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嘉禾县、临武县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今日之郴州,“新”潮涌动、“新”火燎原,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新平台、新业态持续涌现,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市场前景广的特色优势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为郴州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大动能。

2023年,郴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科技创新摆在为全局计、发展计、长远计的突出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担当新作为谋新篇开新局。

微信图片_20231222154555.jpg

8月10日,郴江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将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电池)、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开展研究。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高起点建设创新示范区。坚持“紧盯一个目标、把握三个关键、做好五篇文章”的“135”总体布局,制定出台《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郴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新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年(2023年)实施方案》。推动落实新“湘十条”政策,17个试点示范落地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成功举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建成全国首个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展览馆郴州水世界,向全世界展示、推介“郴州模式、湖南样板、中国方案”。

二是筑牢实体根基,高质量培育创新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入库2149家,同比增长135%。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600家、同比增长20%以上。登记技术合同件数1994件,增长230.13%。申报技术合同成交额304.5亿元,同比增长389%以上。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已备案金额3.9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96.5%。

三是激活创新要素,高效能集聚创新资源。开展“智汇潇湘·郴就人才”“企业高校行”等系列专项引才活动,赴全国9大城市现场推介10次,辐射20余所重点高校,共吸引5100余名求职者。认定荷尖人才2名,“湘聚人才”1名,湖南旗滨医药新材料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省级企业创新创业团队。新增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第三批示范区专项投入4450万元支持8个项目实施“揭榜挂帅”,着力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四是瞄准短板弱项,高水平打造创新载体。元贞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安仁县亿等新能源研究院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均实现“零”的突破。深圳、广州、佛山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挂牌运营。新增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近过往10年获批总数(13家)。2020-2021年立项的125个市级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平台建设,新增发明专利82项,获省科学技术奖3项,带动科研资金投入2.1亿元。

微信图片_20231222154544.jpg

5月23日,2023年湖南省科技活动周暨科技潇湘行在郴州宜章启动。

五是厚植创新沃土,高品质构建创新生态。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科技潇湘行(宜章)”活动,召开院士及专家科技讲坛,深入乡村、学校、医疗机构和企业开展专题讲座、医疗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216场。举办可持续发展五月宣传月、2023年湖南省科普讲解大赛预选赛暨郴州市科普讲解比赛、湖南省2023年创新创业大赛主体赛郴州分赛、2023年湖南省“科技+”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等系列大赛活动,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下阶段,郴州将以增强协同创新为抓手,以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支撑,以科技项目实施为带动,以强化科技服务为保障,以观念之变、作风之变、行动之变促进郴州科技工作蝶变。

(一)聚焦“可持续、做示范”,打造示范区标杆。一是打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立方”模式。围绕绿水青山样板区、绿色转型示范区、普惠发展先行区目标,坚持“135”总体布局,用好用足新“湘十条”政策,强化“创新”驱动,形成国内同类地区可复制、世界同类地区可推介的可持续发展经验。二是实施七大标志性工程。重点实施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及源头综合治理、生态产业发展、全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湘南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建设、郴州“水立方”品牌提升等七大标志性工程。三是凝练典型经验模式。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推进西河治理利用、循环经济永兴样板、“郴州好水”普惠全民工程,把山水画卷转化为发展答卷、把历史包袱转化为发展财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打造更多的“郴州模式、湖南样板、中国方案”。

(二)聚焦“产业链、集群化”,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一是高质量组织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大赛成果转化,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引导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二是强化科技金融服务。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加大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力度,引导支持合作银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三是以科技支撑产业“四大攻坚”。围绕打造“永兴样板”、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发展、氟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高效联动、深度融合。

(三)聚焦“高能级、标志性”,提升平台建设质量。一是推进郴江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加强与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对接合作,围绕郴州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交流合作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华南科技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二是抓好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中南大学技术(郴州)转移中心、湘潭大学(郴州)技术转移中心、湖南农业大学(郴州)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分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郴州)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推动技术转移转化。三是打造“科技服务超市”。推动“科技服务超市”上线,让各类科技服务产品也可以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样实现按需选择,畅通科技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聚焦“市场化、产业化”,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在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示范区建设方面开展合作,在更多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二是加快创新人才集聚。持续推动“郴州人才新政52条”“十百千万”人才工程落实落地,与中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引进更多紧缺型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组织相关专家深入企业“把脉问诊”,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速中试基地建设。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外溢效应机遇,加强“3+3”中试基地建设,引进2-3项重大科技成果到郴转化实施。

(五)聚焦“精准性、开放性”,优化创新生态体系。一是以调研促发展。严格执行“六不准”规定,继续开展大调研活动,精准对接、精细服务,实现政策协同、资源对接、信息共享,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让干事创业更增底气,用科技力量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抓改革实效。完善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管理新方式,优化项目资金配置,避免资金分散“满天星”、遍地漫撒“胡椒面”。利用“科研诚信+区块链”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科学、规范做好科研诚信与项目监督管理。加大效能考核力度,对前期扶持项目、科研经费使用等开展“回头看”,清收虚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树风尚促创新。以“工匠精神”勇闯创新“深水区”,甘当科创企业的领路人、科技工作者的贴心人、科技服务的“店小二”,创设一流科创制度,厚植一流科创文化,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在郴州蔚然成风。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郴州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守正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郴州力量。

作者系郴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马天毅

来源:科技湖南


来源:科技湖南

作者:马天毅

编辑:何雨杏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