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洲日记|沙洲萝卜

12月28日 星期四 晴 

萝卜以及红薯,可能是我们那个年代人记忆最深的菜和粮。家家户户,几乎没有没吃过萝卜的。萝卜苗、萝卜丝、萝卜片、萝卜丁、萝卜干等等等等,花样百出。

为什么是萝卜?萝卜是非常容易侍候的植物,病虫害少,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产量还高。菜园里,几乎无处不见它的身影。

萝卜据说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是世界最早栽培作物之一。唐代如皋定慧寺就有种植,曾进贡则天皇帝享用,并馈赠施主。后逐渐流传民间,广为种植。沙洲村民种萝卜的历史长,建村应该就开始种植。沙洲萝卜在文秀垌一向出名,可能跟土质有关,特别脆甜。

萝卜有两种。一种色白,一种色黄,也叫胡萝卜。白萝卜产量高,用处多,沙洲大面积栽种的是白萝卜。

收完晚稻,稻田顿显空旷。待泥土稍干,各家各户便开始用锄头挖责任田里的禾蔸,整成一畦畦米余宽的菜地,种葱蒜白菜等,最多的还是萝卜。把地匀平,打穴,撤种,盖点火淤,洒水。五六天后,萝卜苗破土而出,顶着两片真叶,像初生婴儿,纤纤弱弱、青青嫩嫩,好可爱。

萝卜苗吸着地气,晒着阳光,铆足劲儿,日长夜大。十天半月,萝卜苗有了一拃高,葱葱绿绿,密密挤挤。这时,就要为萝卜墩苗。一穴留个三四株,便于透气、采光和吸收养分。再浇几次大肥,便长成了大萝卜。

被拔掉的小苗也是一道好菜。叫萝卜缨子,煮芋头,吸溜一口,清新脱俗,味道也挺好。

萝卜有小人参的美称。一到冬天,便成了家家户户饭桌上的常客。有“萝卜进城,药店关门”之说。

萝卜主要是鲜吃。切丝切片素炒打汤均可。切成丁,炖羊肉牛肉猪排那就是美味了。

还可以加工成小吃。切成片,浸泡在甜甜酸酸的酱汁里,装在小玻璃瓶里。中心学校门口,很多这样的摊位,两分钱一片,学生放学后争相购买,生意还挺好。

近年来,郴州有道地方名菜。用桂东寒口高山萝卜炖筒子骨,萝卜入口即化,鲜嫩无比,甜味十足。

过去,因没有荤菜来配,萝卜吃多了心荒。我弟弟是冬天出生的,他的记忆,到了吃萝卜的季节就是他生日。意即即使是生日,也只是吃萝卜,最多配点猪骨头煮。

萝卜多了,一下吃不了,便腌晒成萝卜干。秋冬,常艳阳高照,一畦畦的萝卜,除留种的几株,其他均被拔起,就近溪水洗净泥巴,摊在近处草地土坎上暴晒。大地一片白茫茫,也是一道风景。等叶蔫了,水分少了,才收回处理,减轻重量。

夜色降临,食完夜饭,家家户户边烤炉子边腌制萝卜。撸净根须,切去叶,把萝卜放进一只阔口木盆里,对切再对切,成四条,撒上盐,反复揉搓,装进宽口瓦缸。第二天,把腌了一夜的萝卜,再次晾晒在竹篷竹簟或禾坪里。阳光曝晒后,萝卜变得白里透黄,散发萝卜的芳香。再收回,拌好剁椒,装进带盖子的鼓肚坛子里,满上沿水,坛子萝卜干就算做好了。有的人家还会掺点豆腐乳进去,味道更好。几天后就可开吃。即吃或再加工均可。

有了切红薯丝的机器后,萝卜也可切成细丝。更易晒干。晒干后用不透气的袋子保管即可,可吃很长时间。

萝卜干好保存,时间长也不坏。好多寒门子弟读寄宿的,周日返校,都带一罐头瓶子萝卜干。餐餐用它拌饭,一片脆脆的喳喳声,靠它度过寒窗苦读的岁月。

萝卜还可以当水果吃。饿了,渴了,从萝卜地里随手一拔,洗净,剥皮,大口咀嚼。只是有点辛辣。

文人也有几个对萝卜有好感的。汪曾祺写过凉拌萝卜丝。用南方的小红水萝卜连皮切成细丝,加糖后略腌即可装盘,浇以酱油、香油和醋,再加少量海蜇皮丝,是一道待贵客的保留菜。

我对萝卜的印象比红薯好。红薯虽然有功于我,甚至可以说救了我的命,但我至今仍不吃红薯,确实是吃伤了。而萝卜则不同,现在同样爱吃。

(作者:吴从惠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吴从惠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756/63/1340118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