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彤
今天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的那个寒冬饱蘸鲜血,侵华日军一手制造了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屠城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标注下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章。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战争的伤痛永难抚平。在这个草木含悲、山河垂泪的日子里,我们更要以史为镜,回望那段困难深重的历史,从中凝聚前进的信念和力量,朝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砥砺奋进、阔步前行。
勿忘悲痛,赓续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吾辈自强的信念。“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句句剜心。艰难的抗战14年,日本侵略军的铁蹄长驱直入,强行掠取劳工,进行细菌战与化学战,强征20万以上“慰安妇”,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家难、城劫、国殇,让锦绣山河生灵涂炭、处处烽火,同时也惊醒了一个沉睡的民族。在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在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为民族独立作出了英勇牺牲,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爱国赞歌。这段苦难历史在所有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涌动,为群体烙下了共同的生命印记。展望今天的国强民安盛世,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尊严感、自豪感,矢志不渝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努力投入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共同书写强国富民、国泰民安的时代新篇。
勿忘英烈,赓续不畏强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吾辈自强的力量。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回望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在民族危亡的关口奋起反抗,将生死置之度外,抛头颅洒热血,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坚毅信念,用生命扛起中华民族的脊梁,筑就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复兴之路。时代在变迁,但英雄的精神内核永不磨灭;国家在发展,但英雄的奋斗、担当、牺牲精神从未褪色。对英烈最好的缅怀方式是传承,对英烈最高的敬意是奋斗。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赫然在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展开。奋楫新征程,我们当把对先烈追思和怀念的行动自觉转化为传承和弘扬的思想自觉,时刻以英雄之名勉励自己,从英雄青春贲张的热血、忧国忧民的情怀与舍生取义的担当中汲取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对照先烈谱写的价值坐标,不断摒弃行为上的小、思想上的垢,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擎旗后来人,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勿忘理想,赓续栉风沐雨、为和平与正义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凝聚吾辈自强的担当。每一年的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和平大钟”都会被撞响。钟声深沉悠远,寓意着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追思和对和平的希冀。中华民族历来秉持“亲仁善邻”的理念,传承着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风云变幻,不改人间正道;沧海横流,更当破浪前行。以法定的形式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不是为了延续对抗,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我们将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决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从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把梦想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征途漫漫,精神永恒。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当在党的正确指引下,增强历史主动,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将奋力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来源:红网
作者:张若彤
编辑:唐盈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