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切实提升高校法治宣传教育水平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21年6月,中央部署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确立了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的主要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我们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积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展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促进法治成为广大青年的思想共识和基本准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深入开展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应有之义。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确立了其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中的重要指导地位。新一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自觉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必然要求。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规划,取得了重要成果,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对“八五”普法作出了全面部署。《规划》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是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推进依法治校,建设法治校园的迫切需要。教育是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辅助,社会参与的法治校园的建设格局,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升高校法治宣传教育水平是推进依法治校,建设法治校园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其重要价值还在于能够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

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层面。部分学生缺乏对法治的主动关注。从宏观层面来看,大学生对法治建设的主动关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尤其是民主参与意识不足,需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从微观层面来看,大学生对社会法治现状,尤其是对社会新型的违法犯罪活动缺乏及时的了解,以至于频频陷入诈骗、传销等陷阱。例如,许多大学生对新型的诈骗活动没有充分的了解,以至于在“校园贷”“套路贷”等违法活动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部分学生缺乏对法律权威性的真诚信仰。部分大学生法律权威意识较为淡薄,程序规则意识不强,这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对法律的权威性缺乏真诚信仰,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依靠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以至于不少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犯之时选择了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不敢甚至不愿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例如“公交地铁上遭遇猥亵”“网上刷单遇骗局”等类似的现象常常发生在大学生身上,但是鲜有大学生诉诸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在学校层面。一方面,高校法治宣传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升。近年来,各高校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氛围日渐浓厚,但也有部分师生把普法工作看成是软任务,认为其他工作抓好了,看得见,摸得着,普法宣传工作没有硬指标,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难以衡量。因而把普法工作当作“可抓可不抓,可多抓也可抓”的事情看待。另一方面,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创新性不足。高校普法教育手段比较单一,缺乏实效性。主要还是依靠《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学习,其他诸如摆放宣传展板、印制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橱窗等传统手段,难以切实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推进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的策略和手段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完善并落实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依法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依法保障学生权利,保障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不受侵害,保证学生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资源,获得学业和品行评价,获得奖学金及其他奖励、资助等方面受到平等、公正对待。健全侵犯学生权益的监督惩处机制,对侵害学生权利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给予及时查处。对违纪学生进行处分时,注重教育效果,做到公平公正。作出处分前,给予学生陈述与申辩的机会。作出处分决定后,告知学生申诉的途径及申诉的期限。

要优化法治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对于法律相关专业之外的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接受法治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介绍了法律基本常识和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内容,但对于法治理论、法制史、法律原则等方面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涉及。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走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境地,难以对法律知识形成整体的认知和深度的理解。要优化高校法治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侧重于法治精神的培育,研究和增加法治理论、法制史、法律原则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全面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

要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在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过程中充当着课程设计者、引导者、教育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法律知识以及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法治宣传教育师资队伍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专业教师,也包括从事日常管理、开展思想政治引导、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辅导员。一方面要提高任课教师的法治教学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法治宣传教育水平。

要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及形式。紧紧把握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时间节点及重要时政热点“趁势而作” ,提升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每年的3月15日前后开展“维权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前后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顺势而为” ,科学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及形式,贴近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讲座、专家讲学等形式,为大学生了解前沿法律知识创造机会;通过举办法治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等与法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亲身体会法律知识的运用过程。

(作者系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宣传教育科科长 胡朦)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 胡朦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749/90/1263189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