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家/文
“王队,你在哪里?你女儿声嘶力竭哭着找爸爸……”
“哦,我在走访贫困户,能不能辛苦你先帮我哄一下她。”
清晨6点,晨风微微吹来,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顺着叶子滑下来,欢快地跳跃着。绿油油的小草在柔和的晨光爱抚下苏醒了,在露珠的洗刷下显得更加绿了。趁着贫困户还未出门干农活,我和队员老宁分头行动,争分夺秒开展入户调查、了解他们所急所需所盼。
不一会儿,东方亮了起来,霞光万道,太阳冉冉升起,露出了半边脸,渐渐的大了。再过一会儿,整个红得像大火球似的太阳全跳了出来,非常耀眼,农人们三三两两走向田间地头,忙碌是初夏乡间最靓丽的风景。
电话响起,我才想起出门时女儿还在床上熟睡,看看时间已是8点半,小家伙也该是醒来的时候了。
2019年5月,我被组织选派到桥市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期两年。驻村帮扶之前的我任职县委宣传部门,妻子则在郴城一所小学教书,大宝刚满9岁上小学三年级,二宝还未满1岁。按照选优配强的原则,曾在乡镇任职四年、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我被任命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下派至离桂阳县城50公里的桥市乡桥市社区,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桥市社区位于桥市乡中部,社区于2017年5月由原桥市村、友好村合并而成,是桥市乡政府所在地。整个社区辖夏家、张家、廖家、上街、下街、塘家、夹山、庙山下、李家湾、高头峰、花麦桥等14个村民小组及乡属各机关单位,有598户3010人,整个社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14人。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六月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季节,告别了温柔的春风,迎来了火热的夏天。树头上的知了用歌声欢唱着;田野里的青蛙用歌声欢唱着。初到桥市社区,为了弄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我和队员老宁用脚步丈量了全社区14个村民小组。白天晚上走村入户、中午整理材料,成为我驻村帮扶养成的一个工作习惯。
一个大男人,尤其是一个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队长,带着一个刚断奶的娃娃开展工作,我成为了父老乡亲瞩目的焦点。那些日子,为了不耽搁工作,我每天和队员起早摸黑,深入社区了解社情民意。每天清晨,趁着二宝熟睡之际,我和队员老宁已走在入户宣传政策和走访慰问的路上;每个夜晚,我抱着二宝在社区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中午阳光最烈的时候,我则把午睡的二宝放在办公室的长凳上,整理相关的资料台账。每天入睡前,我先是熟练的冲好奶粉哄着二宝入睡,之后再洗刷二宝换洗的衣裤,有时困得不行竟靠在床架上睡着了。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基础上,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实现了社区扶贫政策宣传全覆盖,真正让社区群众了解工作队、支持工作队、满意工作队。为了做到精准扶贫,我严格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的标准,结合贫困户实际人均纯收入情况,通过村小组推荐、评议小组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顶住重重压力清退了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15户29人。对符合条件的32户,因户施策,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及劳务输出等方式予以帮扶,较好增加了贫困户年纯收入,其中实施危房改造和加固13户,使贫困户住房有保障;教育帮扶11户15人,确保贫困户子女入学教育有保障。2019年,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户24人得以成功脱贫。
在帮扶贫困户的同时,我团结带领社区干部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努力向上争资2万元,为友好1-3组修建休闲文化广场、硬化道路200米;对接县扶贫办,争资6万元,拆除友好4组废旧杂房2000多平方米,并修通环组公路500米,较好改善了村组环境;对接县自来水公司,争资2万元,解决友好1-3组村民安全饮水难题;对接县民政局,为贫困户张爱平、唐社明、李国荣等解决低保、五保待遇,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对接银行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9万,让5户贫困户受益……在驻村帮扶的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己擅长写作的优势,深入挖掘、广为推介社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和人物,先后在红网、新湖南客户端、郴州日报、新桂阳等省市县主流媒体发稿20余篇,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不但凝聚了人心弘扬了正能量,还较好提升了桥市社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截止2020年底,全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85人均已达到脱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圆满完成驻村帮扶各项任务。
时光已经走远,但我带二宝驻村扶贫的日子已成为我永远抹不去的美好记忆。作为全国数百万驻村扶贫干部中的一员,能够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奋斗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对我来说,是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和财富,将永远激励我奋勇向前。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王成家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