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干部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基层广阔天地是青年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生动课堂,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干部要在基层磨练中褪去“书生气”,涵养“土气质”,成长为充满“泥土气息”的“土干部”。
常讲“方言土语”,在家长里短中做群众“贴心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青年干部涵养“土气质”要学会讲“方言土语”,惟有接通“地气”,方能充足“底气”,常讲“乡里话”,常挂“百姓事”,在“方言土语”中拉近与百姓的距离。要学会“换位思考”,为群众说话,把文件话转化为大白话、翻译成“土道理”,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党和国家的大政策、大方针讲透彻、讲明白、讲具体、讲扎实,让惠民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认真聆听来自群众百姓的声音,抱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态度,把群众当“家里人”,带着感情、激情、热情做为民服务的好公仆。
多走“乡间土路”,在泥泞脚印中啃基层“硬骨头”。坐在办公室,量不出农村公路的长度;操作电脑键盘,划不清征占土地的界限;接打电话,解不开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青年干部涵养“土气质”,要在乡间土路上多走一走、看一看,脚上不多沾些泥土,是难以熟悉村情、掌握民意的,只有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才能触到问题的痛点、堵点,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青年干部干实事、求实效,要做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走村入户、东奔西跑作为家常便饭,用脚步丈量问题、用调研提出办法,在基层脚力使多了,村里跑勤了,村民家里去熟了,村情民意也就掌握了、工作思路也就清晰了、“疑难杂症”也就突破了。
甘做“基层土人”,在农村课堂中读实践“无字书”。农村是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务看似平凡简单,但件件蕴藏着大学问。青年干部涵养“土气质”要甘做基层事务的“土人”,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敢于摘下“高学历”的帽子,脱掉孔乙己的长衫,在农村“沃土”蹲苗历练,汲取养分、把一线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主动向无字之书学习,甘当小学生,拜老百姓为师,向基层干部取经,习得“沾泥土”“滴露水”“冒热气”的宝贵经验,为基层工作开展打开局面,开启思路。
(作者系桂东县寨前镇选调生)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寇针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