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 星期三 晴
“我认为沙洲村的农产品仍有较大的提质空间……”“我们电商平台企业可以为村里提供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建议优化布局,搭建更多消费场景……”
今天上午的沙洲村部会议室里,思维碰撞、讨论热烈。为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指示要求,有效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进一步带动沙洲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近日,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召集了郴州市相关企业、沙洲瑶族村“三支队伍”、沙洲本土企业以及商户代表,在沙洲瑶族村二楼会议室召开汝城沙洲农产品一条街产销座谈会。参会人员围绕“沙洲农产品产销”话题,提出对沙洲村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会上,沙洲红色文旅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袁文雄介绍了沙洲农产品销售整体情况,包括店面和摊位的经营模式、产品种类以及月营销额等,同时提出对沙洲农产品发展的建议:一要创建农产品示范村,将品牌打出去;二要引导特色产品入驻沙洲,丰富产品种类;三要优化旅游线路留住游客,让游客既“打卡”也“刷卡”;四要引入市场主体,灵活运用电商平台;五要建立产品联盟,做到取长补短,合力推动沙洲农产品销售发展。市委派驻沙洲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谭诗华指出,首先要稳住基本盘,农户的土特产销售要继续保持,同时引进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将农产进行统一包装、检验以及明码标价,设立专卖店,销售沙洲、汝城、郴州乃至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海英提出,首先要做好规划,对于沙洲村的“馆”“店”“摊”,不同主题区域应分类销售对应农产品;其次是抓好产品定价合理化,优化经商环境;与此同时要优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拓宽销售群体。沙洲瑶族村支部书记、主任朱向群建议先利用闲置摊位做试点,为之后规范化做好基础工作。
随后,与会企业代表与沙洲商户代表进行交流发言。部分商户代表提出,沙洲缺少游客休息的基础设施,导致游客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象,要想办法给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从而留住游客,提高购买农产品力度;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广,除了本地的热销水果,其他农副产品很难走出去,推广力度不足。针对商户代表的疑虑,与会企业代表们做出了相应答复。一是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要理顺机制,处理好政府与企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依靠政策资源,来推动农产品发展;二是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开发体验式服务,结合本土红色元素,通过开设文创商店、茶馆等,给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同时最大化利用电商平台,打造一条稳定的销售渠道。
讨论结束后,汝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邓后勤作发言,指出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三个原则,解决当地村民实际问题,做到“有主体、有目标、有经验、有示范”,加大科技支撑力度,让群众参与进来。最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绍萍强调,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要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品牌突出本地特色,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市场氛围,让市场主体能安心进驻,合力做到增收致富。
下一步,沙洲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着力发展农旅产业。以农产品销售示范村为目标,沙洲村三支队伍将科学谋划布局,拓宽发展渠道,做好衔接工作,促进企业和商户合作,助力共同富裕。
(作者:沙洲红色文旅产业园管委会 朱森 沙洲村支部书记助理 熊思晨)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 朱森 熊思晨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