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现场学习大布江拼绣。
红网时刻新闻6月20日讯(通讯员 王晓芳)“好精美呀!”“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可以试试吗?”“可以教教我吗?”“看,这是我的作品!”……近日,在郴州市北湖区北湖水月洲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布江拼布绣体验活动正如火如荼的举行着,吸引了不少过路行人驻足观看。
穿着精美民族服饰,正在低头认真刺绣的,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在她的组织下,老年大学的成员们及湘南幼专拼布工坊的师生们共同参与了这次活动,共同致力于传播郴州本地的非遗文化。
同学们展示拼绣技法,引来众多市民朋友的围观。
活动中展出的作品由湘南幼专“妙布可研”拼布工坊的作品和美术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的《小学实用美术》课程的教学成果组成。从2022年开始,王晓芳、魏张燕、周佳、罗名清等多名美术老师深入研究地方非遗,并将大布江拼布绣作为地方非遗美术资源融入课堂,向《小学实用美术》这门课程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此过程中,教学团队多次与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进行深入的交流。
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现场讲解,众多市民驻足停留倾听、拍照记录。
何娟表示,大布江拼布绣起源于汉朝,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有着浓郁的地域特点,三十多年前曾在郴州永兴、资兴、安仁一带的农村广泛流传。但是,现在这门古老而“不值钱”的艺术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湘南幼专合作,也是传承发扬这门艺术的一个全新途径。
活动中,拼布工坊的同学们化身瑶族姑娘,在以瑶族八角花为设计灵感的八角桌内,与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向来来往往的市民朋友介绍大布江拼布绣。大家在聆听了大布江拼布绣的历史后,又亲自动手体验了制作布艺玫瑰的过程,从中感受布艺制作的乐趣。这次活动让体验者对大布江拼布的文化价值理念产生了认同,让这项非遗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年来,我不仅学会了大布江拼布的针法技法,了解了这门古老的艺术,还尝试将自己美好的想象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来,这才发现,大布江拼布是这样质朴而美丽。能参与到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 参与活动的拼布工坊同学说。
湘南幼专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严红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妙布可研”拼布工作坊在我校的成立,是一次将师生兴趣点与传承郴州本土非遗物质文化结合起来的新锐尝试,开展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对提升同学们的实践技能,传承弘扬非遗文化乃至助力旅发大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琴 王晓芳
编辑:肖雅之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