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聂耀文
深圳的白太阳真刺眼。偶尔抬头望望天空,看到蓝天白云在动。我想,湖南老家的天更蓝吧!天边飘过的云啊,哪一朵是老家飘来的?哪一朵是我自己?
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吧。我轻轻翻开黄孝纪散文集《老家什》。首先看序。黄孝纪的每一篇自序都是一块美玉。已出版的《八公分的味道》《八公分的时光》《老去的村庄》《瓦檐下的旧器物》《一个村庄的食单》《故园农事》《节庆里的故乡》《老家什》都是如此。他写文章是因为得了“思乡病”。他从1987年考上中专离开家门,辗转许多城市谋生,离家三十年。我也深有同感。我从1995年到深圳下海二十七年,每次回家都是火急火燎,在家里呆不到二三天,和父母说不了几句话。黄孝纪说,他写文章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化解乡愁,只为捡起故园记忆,只为挽留湖南农村的农耕生活和乡土文化。虽然是一粒微尘,也要回报生养他的家乡以琼浆。
我以为,黄孝纪所言非虚。他是个纯情的人。拳拳赤子心,悠悠故园情。他的文章,不仅治愈了自己,也吊起我思乡的胃口。“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们的根还在湖南的那个小山村。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离家越远,离家越久,对家乡及家乡亲人的思念就越浓烈。谁不想有个温暖的家?谁不想依偎在家乡的怀抱?
我佩服黄孝纪的知识渊博和超强记性。厚厚重重的八公分乡土文学系列,进二百万字,写得细腻,写得鲜活,写得动情。我一边看书,一边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有时竟陷入其中,无语成噎。
黄孝纪在《斗篷》一文里写道:“斗篷底下藏君子”“犁田耙田的老农,头戴斗篷,身披蓑衣,卷着裤腿,赤着双脚,扶着犁耙,挥着竹竿,亮开了嗓子,驱着水牛,在雨幕里缓缓前行。”一看就是一幅农耕图。没有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很难写出这个农家味。《蓑衣》结尾句“下面是泥水,背上是雨水,于腰腿酸痛之中,我渐渐感觉到了生活的重量。”有诗意有哲理。我也背过蓑衣。落雨背蓑衣,越背越重啊!在《火钳》中,黄孝纪写道:“每个日夜总有一把火钳不离不弃。”“火钳是手的延伸,更是灶的伴侣。”“火子柴灰满了,燃得不旺,冒烟,火钳伸进去,搅动一下,扒一个小窝,火苗顿时就蹿了上来。父亲爱抽土烟,这时省得划火柴,拿了火钳,夹一粒徘红的火子,伸向烟斗,嘴巴吧嗒吧嗒吸起来。”把农家日常生活写活了,读着有趣。《神灯》里写道:“神灯明亮,如豆,如星,如微小的太阳。”“母亲一脸肃穆,低着头,双手举过头顶,端着一只装肉的大碗,热气缭绕。她恭敬地站立在神灯前,嘴里念念有词。”神灯神圣,母爱绵绵。
湖南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是文人荟萃的家园。湖湘文化滋养了一代一代潇湘子孙。黄孝纪能成一家之言,扛起湖南乡土文学的旗帜,也是受益于湖湘文化的熏陶。文化塑造灵魂,一个人如此,一个小山村、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如此。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文化如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
湖南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炎陵县炎帝陵是“神州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安寝福地。相传炎帝牛首人身,发明刀耕火种,创造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粮。炎帝被尊为“神农大帝”。从汉代起,就有祭祀炎帝的传统。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每逢清明节就会前往炎陵祭祀炎帝。潇湘子孙深受移潜默化的影响。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我记得《离骚》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五月初五,屈原投身汨罗江。为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湖南祭拜屈原的活动特别多。我们从小划着龙船长大,对屈原敬若神明。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17日到岳麓书院考察。他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你看,人才济济啊。”岳麓书院有1046年历史,杰出代表有朱熹、魏源、曾国藩等,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等多次寓居于此研读。我多次参观岳麓书院,这里是湖南文脉所在,也是灵魂根脉所在。
现在,我国小学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课纳入主课。让孩子知道饭桌上的饭是怎么来的,知道粒粒皆辛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让孩子参加劳动,帮父母干农活干家务,了解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能,爱劳动,爱劳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可以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是美的,劳动人民是美的。上善若水,大美不言。纯朴的农民美不可言。
年少时,我们是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宝贝。离家了,农具成了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宝贝。我老家堂屋和偏房堆满了农具。有的旧了,有的烂了,有的不用了,有的还在用。当我试图丢掉它们时,母亲说:“不去动,放那里,家里缺不得它们。”母亲投过来的爱惜的眼神,竟让我嫉妒和羡慕。确实,有的老家什还有用武之地,继续发挥余热。有的新农具也是在传承老家什基础上发明出来的,还有老家什的影子。
母亲把老家什视若珍宝。我将黄孝纪的《老家什》一书当作掌上明珠。
我是一个普通读者,一开始并不认识黄孝纪。因为被他的《老去的村庄》一书里浓郁扑面的乡土味所俘虏,买了一本看。后来,一看到他的新书就追着买。现在,已买齐了八本书,也差不多三年了。因为一次巧遇,终于认识了黄孝纪。我敬重他的人品和文品。或许这就是缘分,也是共同的乡土情结。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聂耀文
编辑:肖雅之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