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 星期六 晴
郴州自古相传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炎帝神农氏在罗霄山脉西南端及南岭一带的活动,教民农耕,辨识草药,惠泽众生。炎帝走过汝城的山山水水与否,没有史料记载。在不远处的炎陵和安仁县境内,鲜有民间传说。
文明镇在百丈岭山脚下,这座山的山势蜿蜒,连绵不绝。崇山峻岭之间,各式野果丛生,野草遍地。一直以来,湘南作为农耕文明的起始之地,文明人的农耕习惯与周边县区如出一辙。文明方寸之间的田野里,农耕时节皆能看见传统的耕种方式。文明山头田野间丰富的草食,让耕牛有了广袤的生活场所。千百年来,这里养黄牛,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了体格巨大的水牛。
文明人养黄牛,习惯户外散养,黄牛基本在山间自由行走,它们每天在山间啃食的野草,久而久之,这里的黄牛肉质特别,细嫩而又坚韧,富含丰富的高蛋白,营养价值之高,实属罕见。进入新世纪后,湘南机耕盛行,黄牛褪去农耕使命后,其最后的归途即成了菜牛之运。近年来,沙洲村成了红色革命教育圣地后,带动了文明镇和沙洲村的旅游餐饮业的大步向前。在众多的餐饮店中,吃文明黄牛,成了旅游新时尚。
吃文明小炒黄牛肉,主料选用文明本土黄牛肉。辅料选用本土姜片、蒜蓉、芹菜、红椒。制作过程也非常之简单,只见锅内放菜籽油,烧热放姜片、蒜蓉煽香,下入红椒炒出香味。倒入腌制好的牛肉,快速的炒散。加入少许高汤,酱香小炒汁,撒入胡椒粉,待收汁,下入芹菜大火翻炒三两下,即可出锅。
沙洲小炒黄牛肉,为一道典型的住家美食,食材之简单,烹饪技艺却需要对火候的控制,爆炒的手法颇为讲究,爆炒时间不宜过长。黄牛肉如果腌制不当,肉质则生硬,嚼如蜡,硬涩之感,直接影响了黄牛肉的品尝。沙洲小炒黄牛肉,亦是湘菜中的经典菜系,一直进入寻常百姓家。
湘南人聪慧,这道家喻户晓的小炒,长期口口相传。无论是家人下酒,还是村子里的人做喜酒,大厨一道小炒黄牛肉款待八方来宾,其鲜、辣、香、脆的口感,和红红通的菜色,特别招人喜爱。
沙洲瑶家乐出品
这菜下饭,亦特别开胃。沙洲餐饮界有些师傅爆炒这道菜时,还会依照地方的配菜提升口感。比如沙洲的剁辣椒、酸萝卜丁、酸辣子或者盐菜,使小炒黄牛肉的味道更富有层次感。这种混搭的烹饪方式,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融合。
在沙洲村,遇上有月的夜晚,可以在小店门外的桌子坐下。与家人,与好友,拿出一瓶珍藏的酒,再上一碟油爆花生米,一边小酌,与友欢畅舒坦地交流。一边品尝小炒黄牛。若想吃碗饭,把汤汁掏入碗中,将米饭扒散,均匀搅拌。一道油光发亮,丝丝顺滑,滋溜一下,便落入肚中。
自古讲究药食同源,亦是餐饮人在传承与创新中进步的真谛。无论任何一道菜,都要讲究其食用的价值与营养之搭配。湘南黄牛属温热性质的肉食,擅长补气,是气虚之人进行食养食疗的首选肉食,气虚之人尝食有益。《韩氏医通》记载:“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
相反,有些寒热体质的人,不宜过多食之。
(作者:谭旭日 美食专栏作家)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旭日
编辑:肖雅之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