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集益乡桥头村工作队队员朱剑南(左)与队长何扬志冒雨抗洪救灾。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郴州报道
天空乌云密布,阴雨连绵不断。6月21日上午,满是泥泞的湖南汝城集益乡牛角垅水源山,桥头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干人,正忙着清理淤积泥沙,疏通自来水管,抢时为村民保供用水。
在现场,工作队员朱剑南身着球衣球裤、脚踏解放鞋,挥舞铁锹抢时作业,全然不觉浑身溅满泥水,更顾不上擦汗休息。在他双腿上,被雨靴刮擦的两道淤血痕迹尤其明显,无声诠释着他连日来的奔忙劳碌。
今年31岁的朱剑南,是汝城六中的体育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去年被派任驻村帮扶。桥头村12个村组、600多户、2292人,还是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任务繁重艰巨。短短几个月,他就携手当地党员干部,抓好了拆除危旧房、铺设排污管道、旱厕改造和巷道硬化等大量工作,赢得了当地干群广泛好评,群众认可度达到100%。
朱剑南冒雨摸黑蹚水,背起青少年紧急转移。
端午期间,集益乡普降大暴雨,降水达448.6毫米,六十年一遇,赣江河畔的桥头村因后山洪流汇入,到处洼地成片,抗洪救灾情势紧急、压力巨大。当时正在家中节休的朱剑南甚是担忧,毅然放弃休息,匆匆告别家人,于6月4日天色未亮就赶着返村。
晨曦微明、暴雨如注,群光四组何冬全家被激荡奔涌的大水困住,不断灌漫一楼,而祖孙三人正躲在二楼茫然不知所措。当即,朱剑南毫不犹豫脱掉鞋子,蹚着米多高的洪水摸索前行,使劲敲开了门。他二话不说背起小孩就走,紧急转移开后,又折返回来,搀扶着何冬全夫妇到安全地带。
朱剑南在水流湍急的水面上,攀爬管道抢修自来水。
全身湿透的朱剑南,来不及喘口气,又马不停蹄忙活开来,为全村巡防巡护、摸排隐患、排洪泄洪、转移群众等事务穿梭奔忙。晚上,他全身泡得发白,脚趾也磨出泡,回村匆忙换衣后,又夺门而出。
新光一组主渠洪水淹没过道处,他不仅紧急组织村民清理淤泥碎石,积极联系挖机设备进场抢修,自己还抡起钉耙子参与进来;多处水管断裂,农户用水断供,他与“战友们”艰难前行,赶赴现场,抢时清理路基崩塌淤积、修复水管断裂、紧急关闭阀门......6月5日,骤雨密密,步履匆匆,桥头村成为当时益将片保供用水的唯一行政村。
暴雨弥漫的村庄,狭小弯曲的巷道,到处布满青苔,一不小心就要滑倒栽跟头;倚江而建的管道,横亘在湍急水流之上,踏入水中、攀爬水管开展抢修,危险无处不在;洪流中清淤扫障,同样险象环生......正是在艰难恶劣环境中,朱剑南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处处冲在前头,亲力亲为作业,并连着鏖战了两个通宵。
朱剑南(左)跳进水中紧急排洪泄洪。
“朱老师,注意休息,保障安全,不要这样拼命!”面对当地干群的好心劝导,他却总是摆摆手,极为坚定地说,“我是年轻体育老师,身强体壮有干劲,危难险重面前,我不上谁上?苦点不打紧,累点挺得住!”
舍小家为大家,唯民安才心安。紧要关头,妻子打来电话说,不仅自己感冒了,就连正读幼儿园和才三个月大的两个孩子也都病了,一直发烧不退。这令朱剑南深感内疚,却只能饱含歉意加以安抚:“现在村里灾情严重,正需要我们冲在前面,带领乡亲携手作战、共渡难关。何况现在党员干部都坚守在岗,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又怎能临阵离开?”
冒雨抢修自来水管。
降雨不止,奋战不息。半个多月来,朱剑南总共回家两次,每次匆匆拿起换洗衣服,又匆匆往回赶,根本顾不上关爱妻子、亲热孩子。在桥头村部朱剑南宿舍,杆上挂的尽是些迷彩服和球衣,均因阴雨连绵晾不干。每次,他都是将湿衣服狠拧一把,挂一会就又换上,同时将磕脚碍事的雨靴换为解放鞋。他说,“现在每天都下雨,一出门干活很快又湿了,所带衣服根本不够用。现在干脆也不洗了,挤挤水晾一晾,来得痛快些。”
桥头村工作队队长、六中教师何扬志,与朱剑南情况类似。不过,他却将大拇指伸向了朱剑南,“他不仅平日工作责任心强,总是想办法为百姓多干实事,时刻保持与村民的密切联系。在抗洪救灾中,更像拼命三郎样,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什么事情都亲自动手、争抢着干,不愧是当代青年学习看齐的好榜样!”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