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甘作铺路石 铁锹写人生 ——记郴州市桂东县最美“养路人”

1.jpg

桂东县桥头乡美丽整洁的公路。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郭建东 李鸿光 郴州报道

巍巍罗霄山,绵延数千里,山高路远,弯急坡陡。地处罗霄山深处的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900多公里的国省县干道上,活跃着一群身穿橘红马甲、手持铁揪的最美“养路人”。

他们是桂东县公路养护的“老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们一直坚守在公路养护最前线。

他们爱岗敬业、心怀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不畏严寒酷暑、长年累月奋战在公路养护一线,守护着人民群众出行道路交通安全;他们是桂东县国省县干道公路养护最可爱的人。

4月7日,在桂东县公路养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何淑萍的带领下,作者一行三人沿着国道106线、省道352线探访了20位坚守一线的公路养护“老人代表”扶佐君、方绪昌和周代英。

敢啃“硬骨头”的扶佐君

有着33年公路养护工作经历的扶佐君,2014年调入桂东县沤江道班,管护着沤江镇坪水村至株洲炎陵界的糟里国道106线11公里路段。路程虽短,但沿途风口多、砂质山体多、涵洞多,遇上恶劣天气,就得啃山石坠落、山体滑坡、交通事故等“硬骨头”。

从县城出发,15分钟车程,我们在国道106线青烟洞路段见到了正在开展路肩养护的扶佐君。

他身着橘红色马甲,迎着呼呼山风,相互配合着修整路肩,铲起排水沟里的坠石倒在路旁的坑洼处。

扶佐君告诉我们,他正组织道班人员准备前往米岭路段清理涵洞。

“老黄,你跟我下涵洞,老魏,你站在涵洞口观察路情。”

随着两辆“公路养护”工具车,我们来到米岭路段凉亭坳,这里的一处涵洞被山水冲下的碎石堵得严实,扶佐君有序布置工作,迅速跳到涵洞口。

2.jpg

扶佐君与同事正在清理涵洞碎石。李鸿光/摄

扶佐君躬身钻入涵洞,先把大点的石头搬出来,由站在涵洞口的老王传给站在路边的另一人,然后又用双手掏出涵洞中的碎石。一块石头接着一块石头,一筐又一筐的碎石,不断从涵洞中搬运出来,四个人不间断劳作,累得气喘吁吁。

扶佐君说,管护的路段虽然只有13公里,每年的春季,经历了冬天的“洗礼”,山坡砂石松动,春雨一下,整个路段落石、山体滑坡时有发生,路段内排水沟及22处涵洞也被冲刷下来的砂石堵塞,带上道班上的6名工人,连续干两个月才能基本清理完毕。

清理完涵洞中的砂石,扶佐君爬上公路,跟我们讲起了路段上清理山体滑坡的险情。

那是2019年5月18日早上7点左右,天空雨下个不停,扶佐君和同事正围在一起吃早餐,突然接到凉亭坳附近村民打来的求助电话,告知该处发生大型山体滑坡,整条路都封死了。

扶佐君和同事们立马放下没吃完的早饭,穿上雨衣,带上工具急匆匆赶往事发地点。

国道106线是桂东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若不及时清理堵在路上的塌方,将造成交通大拥堵,人们出行困难。

由于山体滑坡量太大,靠人工清运砂石,简直是“杯水车薪”。于是,扶佐君在与同事们冒雨清运砂石的同时,电话请求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调来铲车、挖机等大型机械前来支援。

两个小时后,堵在公路上的砂石清理完毕。路通了,雨还在下,扶佐君顾不上湿透的身上沾满了泥巴,他又当起了临时交通劝导员,引导车辆、群众安全通行。

多年来,国道106线上闪烁着的那一抹“橘红”格外耀眼,道路养护、山体滑坡、疏导交通、清理路障等,总能见到一闪一闪的“橘红”。扶佐君就是这闪闪“星星”中的一员,他亲历过的“硬骨头”多达20余次,他的脸上总是充满着开心的笑容。

舍小家为大家的方绪昌

公路养护是个辛苦的工作,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待遇也不高,桂东的道班工人成了郴州乃至湖南仅剩的一道“风景”。

在大塘道班养护路段,我们见到了一位子承父业的养护工人方绪昌。

1986年,从小就耳濡目染父辈们坚守养路岗位的苦与乐的17岁小伙方绪昌便从父亲方孝仁手中接过公路养护“接力棒”,成了第二代养路工人。

接过养路棒后,方绪昌总是利用空闲刻苦钻研公路养护规范,阅读公路养护书籍,注重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他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一旦发现公路早期“病”状,宜早不宜迟,及时采取措施养护到位,没用多长时间,他就从一个公路养护新手,转变成了公路养护的“好把式”。

2010年,桂东县对G106线K2038-K2058路段实施砂改油工程,考虑到实际情况,县里将路基砂石摊铺任务,交给了大塘道班。

路基砂石摊铺是项苦力活,任务重、要求高、工期紧。为尽快完成任务,当时的代理班长方绪昌和工友们起早摸黑、肩挑手提、一锄一铲,全身心投入到砂改油工程中。

就这样,方绪昌带领全班职工齐心合力,连续奋战了半个月,硬是完成了常人以为不可能完成的2800m3的路基砂石材料铺装任务。由于工作出色,方绪昌被正式任命为大塘道班班长。

微信图片_20220425151154_看图王.jpg

2022年春,方绪昌(左一)和同事一起给结冰公路洒盐。何淑萍/摄

“桂东是高寒山区,道路弯多、坡陡、自然灾害频发。作为第二代公路人,我们的使命就是护好路,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透露出方绪昌对道路养护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绪昌对大伙很是关照,过节值班、雨天巡路,他都先上,让我们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一旁正在修草的老同事方玉龙凑上来说道。

“老方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老小都由他老婆一个人照顾,负担很重。”另一位同事补充道,他老婆前几年患胃癌做手术,老方护理完老婆手术,立马又投身到道路养护中来。

交谈中,作者了解到,方绪昌为能减轻妻子负担,每天天还未亮就悄悄起来或为妻儿准备早餐,或上菜园打理蔬菜,然后匆匆吃点早饭,提前赶至班里工作。

至今,在公路养护岗位连续奋战了35个春秋的方绪昌,仍然坚守奋战在公路养护第一线,没有惊天动地,只是默默演绎着一个平凡“养路人”的昨天、今天、明天,把最美的年华献给了桂东的道路养护事业!

热心助人的周代英

目前,桂东尚有20名“养路人”,他们中的周代英是一位“热心肠”,他1984年参加工作,在道班上工作了38个年头。

4.jpg

周代英(右三)正在向同事布置养护任务。何淑萍/摄

见到周代英时,他正带着道班的同事在清理沿路路基的杂草、杂物。只见周代英和同事们一边干活一边有说有笑,一看便是个热情开朗的人。

说明来意,周代英也没停下手中的活,他一边干一边和我们聊起来。

见我们来了解周代英的情况,个个抢着说老周的好。

一旁的同事黄绍华抢先开口:“老周平时很仗义,很喜欢帮忙的,他还救过不少人呢。”

“我们养路人,在路上看到路人有困难,能不搭把手吗?”周代英接过话来,跟我们说起工作这些年帮助过的人和事。

周代英说,这些年在道班他和同事们救过的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但印象最深的还是2004年在大坳道班养路时发生的一件事情。

当时是凌晨1点多钟,道班的人都睡熟了,外面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从睡梦中惊醒的周代英迅速爬了起来,打开门,门口站着一个“血人”。

“血人”告诉周代英,他和堂弟开着满载河沙的大车路过大坳,因大雾导致视线不好,车翻到公路下面去了。堂弟伤到脚部动脉引起大出血,急需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周代英快速穿好衣服,一边挨个敲开同事的房门,一边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开展救援。

“当时雾很大,路边也很陡,大家带着头灯手牵手摸到事故地点,将伤员从车里抬出来,用皮带止了血,又将伤员抬到路边等待救护车,一个多小时下来,大家身上都被汗水浸透了。”简单的一席话,就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现场的惊心动魄。

待急救车把伤员送走以后,他们又和大家一起拿来工具迅速清理路面散落杂物,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因为他们的积极救援,为伤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乐于助人成了周代英的一种职业习惯。

周代英所在的道班,很多年都没有发生较大的交通事故了,但老周助人为乐的“初心”始终没有变。道班同事和周边群众都很喜欢这位“热心肠”。

同事李本煌引以自豪地说:“在做好道路养护的这些年,老周救下的人有12余名,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罗霄山还是那座罗霄山,桂东的公路却由三十年前的400多公里增加到900多公里。青山依旧那么绿,一条条公路连通寻常百姓家而更加便捷,扶佐军、方绪昌和周代英等新一代“养路人”继续撰写着“甘作铺路石 铁锹写人生”的诗和远方。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郭建东 李鸿光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2/04/26/1116739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