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武:用好“三板斧”,机收减损助农增收

红网时刻7月31日讯(通讯员 李科强 李亚鹏)烈日炎炎,稻浪滔滔。临武县西瑶乡寺湾村早稻田间彩旗飘飘,机声隆隆,田埂上来自省市督导水稻机收损失率测定的领导和各县市区观摩学习的种田能手、农机手们正聚精会神的聆听专家授课。“今年,我种了500余亩早稻,全部采用机收操作,这宝贝为我减少粮食损失7600余斤,节约人工成本近万元,增收2万余元…”寺湾村种粮大户雷志兵坐在收割拖拉机驾驶位上介绍。

QQ图片20210730153712.png

机收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以来,临武县委、县政府抓实抓细粮食生产安全各环节,县农业农村、气象、农机、乡镇等部门强化服务保障,做好一线指导,利用大培训、大比武、大会战“三板斧”,指导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机手奋战“双抢”,提质提效不误农时。

大培训提素质。务实高效开展宣传动员,做好机手培训、机具调度、服务保障和应急处置。7月初,临武县以政府牵头,县农业农村部门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组织300余名农机手、“土专家”开展大轮训。宣贯《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和机收作业质量标准,开展农机保养维修,减损技能,安全生产知识、机具参数调整等培训,擂响战鼓,备战“双抢”。

大比武练本领。围绕“精益求精、颗粒归仓”总要求,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操作过硬的高素质农机手队伍。7月上旬,组织40余名农机操作能手,近200户种粮大户集聚武水镇尧丰村,开展“精细高效,提质减损”大比武活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广大农机手在实践操作中,比技能、展风采,练就过硬本领。比赛现场,机手们精准操作,精益求精,机收损失率由5%左右降低到2%以上。

大会战助增收。临武县地处南岭山脉,丘陵较多,今年水稻生产面积21.2万亩,其中早稻7.54万亩,“双季稻轮作”16.2万亩,种粮大户273户。“双抢”时期,210余名收割机奔赴各乡镇、各农场,帮助种粮大户抢割抢收抢插。截至7月底,全县7万余亩早稻8万多吨稻谷全部颗粒归仓,安全入库,晚稻栽插全面完成。14台植保无人机8个服务组织实施病虫统防统治面积4万余亩,抛荒耕地复垦复种0.63万亩,发放粮食补贴2187.15万元,机收减损为实际种粮大户增收600余万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科强 李亚鹏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1/07/30/972296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