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18日讯(通讯员 谭智莉)“思正则廉,身正则直,行正则威……”桂东县青山乡寨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利时看着村部旁的廉政文化墙深有感触地说,“墙上耐人寻味的廉政警句,图文并茂的廉政图片,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廉政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在乡纪委指导下,寨坪村精心打造廉政文化墙,有力地推进清廉村居建设,风清气正的村风日益浓厚。这也是桂东县将廉政文化建设深植基层,扎根民心,激发基层反腐活力的一个具体实践。
近年来,桂东县不断创新廉政宣传教育方式,以融合“红廉”资源、传承优良家风、厚植廉洁土壤等方式,合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映入眼帘、萦绕耳畔、走入人心,形成人人话廉,全民颂廉的良好氛围。
融合“红廉”资源,构筑宣传教育新模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桂东县党员干部纷纷来到第一军规广场和纪律文化专题陈列展厅,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实地参观、聆听革命故事等形式,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汲取奋斗力量。
近年来,桂东县纪委监委充分挖掘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廉政文化,注重依托本土特色,将红色文化、民间文化与廉政文化相结合,做好“红廉”融合文章,充分发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纪念地红色文化优势,深化廉政教育,利用“清明”“ 七一”、“烈士公祭日”等节庆日,以扬“红”、倡“廉”为主线,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第一军规广场、纪律文化陈列展等地开展廉政教育和党性教育,有效发挥红色廉政文化资源承载历史、警示现实、启迪未来的实用功能,不断深化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党员干部自觉规范思想行为,自觉抵制和预防腐朽文化侵蚀,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廉政思想洗礼,强化党的宗旨意识,规范从政行为,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传承优良家风,引领传统文化新风尚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白做人,干净干事,清正廉洁,这是我们‘濂溪世家’的祖训,更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桂东县新坊乡纪委组织老党员、村纪检员、青年学生、群众以“家风家训”为内容开展廉政“板凳党课”。
近日,桂东县新坊乡纪委组织老党员、村级纪检员、青年学生、群众参观新坊村周家组的周家祠堂,并在此围绕“家风家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上了一堂廉政“板凳党课”。
近年来,桂东县纪委监委创新方式主动作为,在弘扬传统家风文化方面推陈出新,通过开展道德讲堂,中国好家风纪检监察干部家属故事会,中国好家风走进校园,“讲述我的家书家风家训故事”征文、诵读比赛等“好家风+”系列活动,并编印《<中国好家风进校园>简明教育读本》《中国好家风—纪检监察干部家属<好家风故事会>》等“好家风+”系列读本,将家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弘扬家风家训提升传统文化自信,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会民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成功营造出以优良家风涵养清廉党风的氛围。
厚植廉洁土壤,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各位乡亲父老,如您发现有以下行为的,欢迎监督举报……”
在桂东县清泉镇夏丹社区居委会旁的宣传长廊,村务公开、惠民政策、村规民约等内容一一定期向群众公示展出,其中纪检监督公示栏展示举报方式和举报二维码,接受群众监督。
近年来,桂东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找准廉政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将本地优良的家风、廉政文化及村规民约等内容融入村(居)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村内游园,植入乡村生活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吸引村(居)民主动学习廉政文化、接受文化熏陶,为乡村振兴营造知廉学廉、倡廉守廉的浓厚氛围。同时,为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桂东县纪委监委还指导乡镇纪委组织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廉政宣教等工作,紧盯村居小微权力运行,对农村“三资”管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等小微权力进行梳理,绘制权力清单,积极构建清朗民风、清廉班子、清爽村务的“清廉乡村”新形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廉政文化建设是拒腐防变的基础工程。我们将立足实际,进一步深挖整理‘红廉’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廉政教育,厚植廉洁土壤,扎实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桂东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智莉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