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23日讯(通讯员 尹振亮 郭辉)近来,嘉禾县袁家镇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挖掘当地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让湘南起义旧址群遗迹成为党史学习的“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学习的“教材”,让先烈英模的革命事迹成为党史学习的“教员”,高擎红色“火把”,促推学史教育往深里走。
重温入党誓词。
嘉禾县袁家镇不仅是开国上将萧克将军故里,而且还走出了建党初期,由毛泽东介绍入党的安源和水口山工人大罢工组织者唐朝英、南昌起义指挥部秘书长、古田会议决议起草人黄益善、湘鄂赣红军独立第二师参谋长萧克允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可谓是红色“星火”的燎原之地。为把党史、国史教育的“重头戏”唱好,袁家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力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好萧克故居——小街田红色美丽村庄。目前,已完成第一期故居修缮工程,让党史学习的“教室”亮堂起来。新修的故居不仅成为全镇党员干部党史学习和党性锻炼的“主阵地”,而且迎来了一批批镇外、县外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4月中旬,彭德怀、黄克诚等将领亲人及后裔相继来此参观学习。
参观萧克故居。
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袁家镇为把红色故事讲述好,红色基因传承好,他们除了给党员干部下发《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4本规定必读书目外,还把《浴血罗霄》《萧克回忆录》等书籍作为党员干部的必学教材。鼓励大家讲好本地故事,从萧克将军的两本著作中汲取营养,让党员干部学习起来,感觉非常亲切,兴趣非常浓厚。
为打造将军故里的红色品牌,该镇党委政府提出“人人都当讲解员”的号召,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深挖本镇的党史小故事,从本镇的英烈和各时期的模范人物事迹入手,挤出时间学。“随便镇上的哪位干部,在亲戚朋友面前都可以侃上几段红色故事。”镇干部李楚雄在学习后,感慨地说。为了提升讲解员的讲解水平,镇里还派出两名同志前往市委党校进行讲解员专题培训,学成归来后,在全镇进行示范,当好职业讲解员。
参观萧克故居。
通过把革命旧址当“教室”;先贤故事当“教材”;共产党员当“教员”等“三教”活动,不仅让该镇的红色资源火了起来,红色人物亮了起来,红色精神扬了起来,而且,红色基因得到了赓续。来自萧克将军故乡的萧华勇书记、黄益善秘书长故乡的肖建军书记等人,通过学习党史、国史教员,不断地增强了作为袁家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主动放弃在外办厂经商的高薪收入,返回家乡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双跃村“80后”党支部书记雷华林,大学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主动回乡挑起了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并通过土地流转,投入巨资在本村打造了一个近2000亩的药材基地,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收入。
经过全方位的开展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全镇党员干部群众都领略了历史的温度,注入了精神的力量。镇干部陈梅说:“革命先贤那些既鲜活又感人的事迹犹如火把一样照亮了我们每个人前行的道路。”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尹振亮 郭辉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