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十个人荣获2020年郴州市“诚信之星”称号

3月11日,郴州市文明办发布了《关于命名2020年郴州市“诚信之星”的通报》,具体如下:

关于命名2020年郴州市“诚信之星”的通报

各县市区文明办,市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诚信之城”建设,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根据《关于开展2020年郴州市“最美诚信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郴文明办〔2020〕36 号)要求,我市广泛开展“最美诚信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经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的层层审核推荐,市文明办综合评审,决定授予孙细建等10名同志郴州市“诚信之星”荣誉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弘扬诚信文化,激励更多市民积极参与我市“诚信之城”建设,共同推动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郴州大力实施“新理念引领、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四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附件:2020年郴州市“诚信之星”名单

郴州市文明办

2021年3月11日


2020年郴州市“诚信之星”名单

微信图片_20210312122148_副本.jpg

孙细建:退役军人扎根乡村35年 为民服务本色不改


曾获荣誉:2020年中国好人

1982年,孙细建退伍后回到家乡。1984年,“想为村民干点事”的孙细建当选村干部,自此他在村干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5年。35年来,他始终牢记当兵时“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带领村民修路、建学校、农电网改造、退耕还林,让村里有了很多喜人的变化。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80%以上的人都出去发展了,常年在家的只有80多名老人。由于居住地分散,从山底到山顶都有老人住,孙细建就每天都从山底爬到山顶去看望老人们。为了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孙细建动员村干部和党员,争资立项,现在村里的电网改造好了,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各个山头又建了水塔,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村里的老人都对孙细建都非常认可。

微信图片_20210312122440_副本.jpg

段从生:“造血式扶贫” 让1000余名农户受益

曾获荣誉:2019年郴州好人

段从生原籍耒阳,来郴打拼数十年,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帮助身边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帮助的方式从最初“给个小红包,买点物资,送几袋米”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到如今转变为“企业+农户+生产基地”的“造血式扶贫”模式。他与农户签订合同,每年向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天湖岭村等村的农民免费送去优质稻谷种,并承诺按时收购农民种植的稻谷,让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每到收粮季,不论盈亏从不拖欠农户款项,用“一诺千金”的诚信换来了高质量的大米订单,也让农户比种植普通水稻增收900元左右。目前,段从生已向全区8个贫困村1000多名农户,累计免费发放稻谷种子近三十万元,向村民收购稻谷上百万元,有效帮助农户们脱贫致富。

微信图片_20210312122623.jpg

欧玉英:“重诺老人”13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精神病同事

曾获荣誉:2020年郴州好人

欧玉英退休前是资兴市东江木材厂综合厂厂长。同厂下岗职工陈桂芳,患有严重的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其母亲、妹妹都是精神病人,弟弟意外去世。2007年,厂里原工会主席付小蓉与欧玉英商量,因其与陈桂芳住得近,希望她能每天送碗饭给陈桂芳,不让她饿着。欧玉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为了这句承诺,欧玉英无怨无悔地照顾陈桂芳13年。2014年春节,大年三十晚上9点多钟,欧玉英正在打理家务,这时陈桂芳患病,她急忙叫来出租车将陈桂芳送到市中医院,经过医院检查治疗,大年初一早上才送陈桂芳回家,2016年,欧玉英带陈桂芳到市妇幼保健医院检查,就在欧玉英取化验单时,陈桂芳就走失了。欧玉英带着家人,先后到新区、鲤鱼江、东江、耒阳等地找了十多天,终于在耒阳市郊找到她。13年来,陈桂芳犯病和走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欧玉英始终耐心照顾,从一日三餐送饭、日常洗澡、洗衣服到住院陪护、喂药、体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2017年以来,欧玉英每月出资2000元来送陈桂芳去精神病院治疗,拿药。现在陈桂芳年事已高,欧玉英还打算把她接到家里照顾。有时候邻居问她:后悔吗?她还笑着说:不后悔,答应了付主席的话我就一定要把她照顾好。


微信图片_20210312122728.jpg

李朝荣:六旬“愚公”13年自发为村民凿出一条“致富路”

曾获荣誉:2019年湖南好人

李朝荣所居住的敖泉镇蒹葭村地处偏远,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或搬离,全村常住人口只剩下9个孤寡老人。为了方便村民出行,55岁的李朝荣,说服妻子,起早摸黑,凭借勇气、毅力、执着用锄头、钢钎和自己的一双手,花费13年时间在山腰上为村民们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愚公路”。由于忙于修路,他连自己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上。13年修路穿破了40多双解放鞋,终将一条全长8公里的“愚公路”修建完工,村民们祖祖辈辈的通路心愿终于实现了,同时,也为村民们开启了通往山外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微信图片_20210312122819.png

彭子文:一诺千金,一家三代代代相传为34位红军烈士守墓86年

曾获荣誉:2021年湖南好人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红星”纵队长征途经嘉禾县甫口村赤硃岭时,与国民党军队遭遇,34名红军战士牺牲。彭子文的爷爷彭助立组织群众捐钱捐米,把战斗中牺牲的34名红军烈士合葬在赤硃岭一个大墓穴里。此后,彭助立经常到离村1.5公里的赤硃岭,看望长眠在此的红军战士。1944年,爷爷彭助立临终时,将守护好红军战士的坟墓的任务交给了彭子文的父亲彭作恭。彭作恭作为当地甫南中心完小的教师,每年清明节就组织学校师生一同前来为红军烈士扫墓。2011年,这座红军墓被列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父亲彭作恭临终前,又把这个特殊的“使命”交到了彭子文手上。56岁的彭子文继承爷爷和父亲的遗志,成了第三代守墓人。彭子文一家三代默默为34位红军烈士守墓,历经80多年。现在彭子文的儿子彭海山也坚持每年去为红军扫墓,继续当好红军烈士墓的守护人,讲好红军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微信图片_20210312122913.jpg

张玉春:山东转业空军上校跨越千里赴郴州无偿支教6年

曾获荣誉:2020年中国好人

他来自山东省日照,是空军上校,却选择远赴千里之外的宜章县一六镇爱心支教,一干就是六年。2014年支教以来,没有工资,一切开销都要自掏腰包。因为支教,张玉春不能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处理好父亲的后事,他又回到学校支教。临行前,他承诺母亲,带完这学期后就回老家尽孝。2016年,离开支教村那天,赶来送行的乡亲们将校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放鞭炮都放了10多分钟。在家呆了8个月的张玉春想着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总是情不自禁流下泪来。88岁的老母亲看出张玉春的心事,虽有不舍但还是支持他继续支教。2017年2月,张玉春又重返了一六镇的支教课堂,直到现在。

微信图片_20210312123004.jpg

胡甫礼:一句承诺一生坚守 9旬老人默默守护无名烈士墓70余载

曾获荣誉:2020年湖南好人

1949年临武解放前夕,为清除匪患,早日解放临武,解放军某部英勇挺进西山。19岁的胡甫礼,便成了剿匪部队的向导。1949年12月,一位年仅21岁的无名战士在战斗中牺牲。当时,胡甫礼与其他战士、村民一边抹泪一边把他在坳上岭就近安葬了。部队临走之时,胡甫礼向首长承诺:“我一定会把这名战士当做自己的亲人,每年都来看他。”为了这句承诺,每年的清明节,胡甫礼都会去扫墓祭奠。为了让这名战士能够不被遗忘,为了能够让后辈们了解到这段先辈们为百姓安居乐业而英勇牺牲的事迹,更为了让这位无名战士不会在这陌生的崇山峻岭中感到孤单,胡甫礼一遍一遍的与大家解放军战士剿匪的英勇事迹。这一坚持就是71个年。同时,胡甫礼立下遗愿,自己百年后要安葬在烈士墓的不远处,自己的儿子、孙子们要继续守护烈士墓地。

微信图片_20210312123056.jpg

马艳玉:帮助乡民致富 热心公益捐资1200余万元

曾获荣誉:2018年中国好人、第五届郴州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经营企业20多年来,一直秉承诚信经营的理念,宁愿自己吃亏,都从未拖欠过合作伙伴或员工一分钱;依法按时向国家纳税,近5年,其企业共纳税5000多万元,每年工商税务评级,都在B级以上,银行信用无不良记录。她热心公益,积极支持家乡公益事业,通过公益助学平台,累计捐款1200多万元,帮扶学生300多人。鉴于其捐款数额较大,永兴县教育基金会设立了首家个人冠名专项教育基金——“艳玉专项教育基金”。她致富不忘本,及引导家乡贫困村民发展龙虾产业并出资相助,发展龙虾养殖专业户100多户,养殖水面2000余亩;筹资并捐资为家乡修路架桥,改善饮水工程,改造公厕等;关心员工劳动技能培训,多年来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有不少人在她的帮助下实现了脱贫致富。

微信图片_20210312123142.jpg

何文鹏:诚信经营减少舌尖浪费30吨 为抗疫一线人员免费送餐2000多份

微信图片_20210312123218.jpg

张福东:退役军人坚守村官岗位22年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曾获荣誉:2019年郴州好人

1976年,张福东退伍回乡,做起了猪肉生意,由于为人诚实厚道,生意分外好。1992年,张福东放弃红火生意出任红桥村党支部副书记,并于1997年被推选为村主任,带着“为乡亲们做点事”的承诺,一干就是22年。22年来,他带领村民们种植茶叶,让红桥村的茶叶田从最初的二三百亩发展到如今的三千多亩,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1999年,他和村里几个干部从银行贷款,建起了村级综合大楼。大楼门面对外出租,从此村级集体有了收入。他带领村民修路,把自家的田地都腾出来,还把退伍的儿子拉上,一起义务投工投劳。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修路热情高涨,一条一条组级公路相继完工,结束了500多位村民“行靠脚、担靠肩、走趟亲戚一二天”的状况。2014年,62岁的张福东刚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了下来,乡政府就邀请他管理福利院,本想好好休息的张福东毅然挑起了照顾37位孤寡老人的责任,他把福利院当成了自己的家,事无巨细,样样尽心,老人们也把他当成了亲人。


来源:郴州市文明办

编辑:胡用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