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兴:有事找党员 有求必有应

在资兴市各交通要道,“有事找党员”的红色公示牌格外醒目,公示牌上有地名和住在附近的党员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群众都说,这是一块管用的牌子,因为有求必有应。

2019年以来,资兴市把基层党建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为突破口,创新开展“有事找党员”活动,通过共产党员家庭挂牌,成立党员小分队,党员村民交流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让农村党员亮身份、担使命、作表率,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1.jpg

村民通过“有事找党员”公示牌联系负责人。

搭建平台,让党员亮身份

农村党员想服务群众没平台?农村党员的归属感和存在感不强?为有效破解该难题,资兴市创新开展“有事找党员”活动,在全市主要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区、通村公路村口悬挂“有事找党员”公示牌。由党员主动向所在党支部申请,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推选出有威望、善服务、能作为的党员,经乡镇(街道)党(工)委审议后,再印制公示牌。同时,在党员家庭门口悬挂“党员家庭户”及“党员公示牌”,公示党员姓名、电话、联系贫困户、积分与设岗定责等信息。

通过搭建平台,让党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增强了归属感和存在感。近日新上榜的州门司镇州门司村党员宋仁明觉得“倍有面儿”,一心一意想要当好群众的服务员,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维护党员形象。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了576块“有事找党员”公示牌,悬挂了3278块“党员家庭户”及“党员公示牌”。

明确职责,让党员担使命

平台搭好后,为了让党员进一步发挥作用、真正有为,资兴市多措并举,不断锤炼党员党性,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通过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由乡镇(街道)有针对性地讲解各项惠民政策,不断为党员“充电”、增才智,确保“上榜”党员懂政策、有方法。对被推选出来的党员,明确结对本村困难群众,并要求定期走访,收集民情、困难,做好走访记录,做到“四必知”(家庭情况必知、生活情况必知、实际困难必知、愿望需求必知)、“四必报”(困难需求必报、意见建议必报、矛盾纠纷必报、合理诉求必报)。党员根据收集到的困难,建立“有事找党员”接单台账,对账销号,能解决的马上帮群众去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去年底,一名外地司机开着大货车途经州门司镇春牛村时,由于不熟悉路况,车轮不慎陷进水沟无法移出,党员陈航模接到求助后立即赶赴现场,热心联系铲车,帮助外地司机及时脱困。

在兴宁镇兴宁社区,居民向社区党员小分队反映,34处背街小巷路灯损毁严重,影响居民出行且存在治安隐患。“社区党员将居民反映的这一情况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对社区的背街小巷进行了实地走访,并制定建议方案,向上级申请资金解决了该问题。”兴宁镇兴宁社区党委书记欧志勇说。现在兴宁社区已为34处背街小巷无灯光死角安装了路灯,方便了居民出行,此项举措得到了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大力称赞。

2.jpg

社区党员为群众解决问题。

突出服务,让党员作表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红色公示牌虽小,却连着民生民心。小小一块“有事找党员”牌子,让群众动动嘴,让党员跑跑腿,彰显了党员责任,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距离。州门司镇塘家湾村拆危拆旧工作中,第一个响应号召,拆自家危房旧房的就是党员,2019年全村拆旧工作完成95%,成为郴州美丽乡村示范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州门司镇燕窝村党员欧鹏峰主动参与防控工作,在疫情排查过程中,发现2户8名湖北返乡隔离人员存在断粮风险,他第一时间为隔离人员送上生活物资,并将有关情况上报镇党委。通过对隔离人员、贫困户等重点人员开展“上门送物资、送信息、收垃圾、心理疏导”等送温暖活动,帮助56户105人解决实际困难。

“有事找党员”活动开展以来,已帮助全市群众解决各种大小问题2200余起,增强了党员责任意识,密切了党群关系,树立了党员良好形象,优化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来源:红星郴州)

来源:红星郴州

作者:唐哲宁

编辑:胡用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