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细娥(左三)与母亲和两个残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儿子。
李细娥(左一)一直乐观面对生活,图为跟二儿子李承军在包饺子。
天气晴好,李细娥(右一)边让母亲在门口晒太阳,边帮她按摩。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丽华 罗红艳 郴州报道
“李婶是真了不起,一个人既要照顾近90岁的老母亲,又要照顾因伤成残的大儿子李承勇和智力残疾的小儿子李承军,还把孙子培养成了大学生!”一见到笔者,安和村的谢珍秀称赞道。
谢珍秀口中的李婶名叫李细娥,今年69岁,瘦瘦弱弱的,脸上爬满了皱纹,微微有些骆背。但在安和村,只要提起她,街坊四邻都会竖起大拇指:“好女儿!好母亲!好奶奶!”
“我是土生土长的安和人,我有两个儿子,虽然小儿子智力残疾,但大儿子身体很好,也成了家,有一个可爱的孙子,一家虽然说不上富足,但生活和睦幸福。”李细娥平静地回忆起陈年往事。然而,这种生活在2014年发生了巨变,李细娥的丈夫被确诊为肺癌,先后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进行治疗。
那段时间,李细娥每天三点多钟,就要到地里摘菜,运到罗家井市场去卖,卖完了菜,匆匆赶往医院。为了给丈夫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了不少钱。最后,李细娥的丈夫还是不幸去世。
屋漏偏逢连夜雨,发生在李细娥身上的不幸,接踵而至。
同年3月,儿子李承勇开摩托车外出做事时,由于当时路面情况复杂,从摩托车上摔下来,虽然立即住院抢救治疗,由于伤势过于严重,造成下半身瘫痪,丧失劳动能力。当时家里种了8亩地,养了5头猪,这些活全落在了李细娥的肩膀上,还没有从丈夫的患病去世的悲痛中缓过神来,儿子出事更加让她雪上加霜。
是什么原因,让您坚持了下来?
是什么力量,让您能够把这个家维持得好好的呢?
面对诸如类似的提问,李细娥总是笑笑,“也谈不上什么力量,在这个家里,我既是女儿,又是母亲,还是奶奶,要是我也倒下了,这个家可就真的散了。其实,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也并没有那么艰难,咬咬牙,日子也就过来了。”
真的不艰难吗?细看李细娥的每天日常,就能深深体会到她的不容易。
每天早上,为老母亲穿衣、洗脸、刷牙,然后扶着坐到大厅椅子上,一忙就是半个多小时。老母亲饮食正常,但双手却颤抖得拿不住碗筷,李细饿就一日三餐地喂。为了避免老母亲久坐、久躺而生褥疮,李细娥经常要为其翻身、擦洗,身体弱小的她每次都会累出一身汗,仅护理按摩这一项,每天要做6-7次,在李细娥的精心照料下,老母亲没有受过一次委屈,没有穿过一次不干净的衣服。可是,李细娥自己却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李承勇由于高位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李细娥就拿来便桶接、倒,有时大小便失禁,她还要不辞劳苦地每天清洗、晾晒。
李承军虽然是智力残疾,但是从20多岁开始的,仍有部分理解能力,李细娥就给他讲故事、讲邻居之间的家长里短、人间趣事,当听到动人的情节时,承军脸上就会显示出兴奋、愤怒等表情,听得入神时,时而伸出大拇指点头微笑。
“其实,我母亲和承勇还好,我累点苦点就行,不会出什么状况。关键是承军,他智力有问题,我有时难免会分心走神,人容易走失。”
说起李承军走失一事,村里的群众仍然记忆犹新。那是2017年的一个下午,李细娥去圩场赶集,让承军在家里,等她回来的时候,发现人不见了。直到晚上11点多的时候,才在距离5公里之外的路边小树林找到。事后了解到,李承军是看着有个背影像妈妈,就一路跟着走。
“其实承军平时还是蛮听话的,让他坐着,他能安静地坐半天。自从走失一事之后,我外出做事或办事,都会将承军带在身边,在着装方面,为他穿黄色或红色等色彩鲜艳的衣服,这样容易看得到。”李细娥回忆道。
老母亲需要照顾从2011年至今9年,大儿子李承勇瘫痪从2014年至今6年,小儿子李承军从1997年至今23年,在我们旁人眼中,6年、9年、23年,可能只是一串串普通的数字,可是对于李细娥来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任凭一个瘦小的身躯扛着一家老小举步维艰阔步前行的印记。
照顾一个人已经很不容易了,李细娥这么多年以来,同时把三个人照顾好,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她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对苦难不抱怨,对生活很乐观。
李细娥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左邻右舍都看在眼里,“这么多年,李婶一直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对老母亲关怀备至,对两个儿子无微不至,以一个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安和村主任谢富国深有感触地说。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丽华 罗红艳
编辑:欧群军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