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出征日记|特别的生日


微信图片_20200215113406.jpg

记录人:湖南援黄冈第三批医疗队郴州分队、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黄长翼

时间:2020年2月28日 阴

今天是个是个平常的日子,来湖北黄冈十八天,与战友携手抗疫,忙碌依旧。

今天又是个特殊的日子,33年前的今天,母亲在家忍着剧痛,把我带到了这个世上。那时候的农村医学相对落后,不只是医学,生活条件都相当艰苦,没有电,生孩子的时候别说能到医院止痛待产,就算能有个接生婆来家里都已经很不错了。自那天起,我与这个世界结下不解之缘,由于早产,免疫力低下,于是体弱多病。对于小时候治病没有留下多少印象,模糊的记忆里,只有两种感受:苦和疼。那时候外公是村支书,看过些医书,自学成才,治上吐下泻、外伤骨折、毒舌咬伤之类的疾病,小有名气。于是我体弱多病,喝外公熬的草药汤成了家常便饭,什么配方不知道,只知道药很苦。然而中药起效时常较慢,当病情较重,往往需要打针,幸而那时大姑是受过培训的赤脚医生,于是时常要去她家打屁股针,打过多少次我已经记不清了,只是因为去大姑家就要打屁股,那时候比较惧怕去她家里,多年后父亲提起此事,说我的屁股被打的像筛子一样好多针眼,虽有点夸张,但描述很形象。我唯一一次记得相对清晰的,就是一个下雪天,从村后爬梯子去的大姑家,路面结冰打滑,破洞的解放鞋上面绑了几圈稻草,到了大姑家,鞋已经湿透了,脚也冻的没了知觉。大姑看我湿透的鞋子,甚是心疼,脱下来一看,袜子都没有,于是找来表哥表姐的袜子给我穿上,那双袜子很长,颜色不一样,还有补丁,但是穿着暖和,所以后来我还穿了很多年。母亲为了我不知道流过多少泪。有一次病情很重,好多天不见好转,恰逢一算命先生,遂上前求救。先生说鱼大,塘小,恐保不住!于是母亲更是心如刀绞。问破解之法,先生说了两个字,认亲!于是后来求来一毛钱,买了个扣子,用个布包着,戴在我身上,后来我居然吃了药很快好了起来。自此百病全消,一路开挂,但是我认了亲爷的那户人家,当养的几头猪全死了----要知道,三十年前养几头猪是一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家老小穿的用的、孩子们的学杂费生活费全指望在那几头猪身上。为此多年以后母亲提及此事,仍深深歉疚,逢年过节,母亲都会为他们祈福。

童年的生活快乐而充实,上山下水无所不能,砍柴种地无所不为,哪些山头野果子多,哪些田地里泥鳅最大,什么时候稻田里可以摸田螺,什么时候水沟里会有禾花鱼,我比谁都精通,以至于食物匮乏的年代里,我时常让母亲刮目相看,我要么不出门躲在家里看书,出门必有一两顿的菜,田螺泥鳅禾花鱼成了我们的家常菜。母亲对我们的管教是非常严的,每逢干农活喊累的,她就会鼓励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每逢有人从家门口过需要帮助,她都叫我和弟去帮一把,她说积德行善遇贵人。于是全村上下提起我和我弟,都会竖起大拇指。然而那时候很多观念是成旧的,很多东西我并不赞同,岁月渐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叛逆,当我不同意母亲的某些意见,我绝不屈服,我想起了革命的诗句”杀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于是往往被打。起初是不敢跑的,因为跑会被母亲追着打,直到有一天我感觉她追不上我了。那天已经记不清所为何事母亲追着我打,我拼命地跑,我们农村的房子是很多是连排的,我家那一排房子大概有五户,前后的路刚好围在房子周围一个圈,大概有一个田径场那么大,母亲追着我打的时候,很多亲戚邻居都在对面山头菜园子里看见了,拼命冲着母亲喊话:”别追啦,再追孩子会吓坏的!”果然她不追了,就在家门口等着我,她知道我饿了自然会回家吃饭的,最终还是少不了挨打。后来要挨打我不跑了,每次我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家里,带着吃的就走,那时候农村都有些杂房,一些给养猪养牛,一些给堆杂物,养的耕牛大多时候不能放出去,怕它偷吃菜园子里的菜和田里的稻子,所以会把收割谷子后的稻草晒干了储存起来。我每次都会带些吃的躲进杂房的稻草堆里,外面盖好稻草,没人能发现。于是母亲到处找我,起初是边找边骂,直到该吃饭了还不见我回家,就变成了边哭边喊:”儿子,妈妈再也不打你了,回家吃饭吧!”此时我才出来,一般不会挨棍子了。当然如果遇到我犯了错,母亲认为该管教的,还是要打的,但是我从来不屈服,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已经懂得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遇到我觉得很冤屈的事,我还是会和母亲争论。然而上五六年级至初中年代,虽然和母亲的战斗少了些,但是如果有,都是我赢,因为躲在杂房的稻草堆里,从来不曾被发现过。

读书的时候我一直很受老师们喜欢,因为我喜欢读书,只有读书方面母亲从来没有批评过我,只有肯定和表扬。21世纪初,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有了一定积蓄的人开始把土砖房拆了,要盖新房。我起初也不知道家里买了些水泥钢筋给干什么,直到有一天因为琐事和母亲吵了起来,母亲说:”你这么不听话,到时候盖了新房不给你住,你就去和牛一起住吧!”我也不甘示弱:”我要读书,以后找个好工作,住城里去,谁稀罕你这破房子!”母亲更生气了:”我不送你读书了,把你养这么大,好的不学学会顶嘴了!”我依然没有屈服:”我就要读书,把你家读穷,你不送我读书,我就去告你!”听了这话,母亲居然不生气了,笑了起来。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她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她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才能走出这大山。后来中考的成绩出来,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母亲喜出望外,但是盖了新房就要面临欠债,怕是没钱送我读书了,于是暂停了建房。这一停就是近二十年,现在家里还是土砖房,青瓦顶,刮风漏风下雨漏水,尽管父亲每年会回去安排修缮,房子已是摇摇欲坠了。

后来果然应了那句话,求学还在路上,家里已经给我读穷了。母亲在家里种七亩地,父亲在乡集市上卖猪肉,已经不能维持我的学费和生活费,于是他们背上行囊远走他乡。郴州玛瑙山、鲁塘、东波、广东连州等等,包括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地方,群山之中的矿井里都有过他们的身影,流下过他们的汗水,风餐露宿,蚊虫叮咬,其中的苦,可想而知。而大学时期的我,寒暑假也会随父亲一同下井。父亲人缘好,在乡里杀猪卖肉十几年,又有一手好厨艺,乡里乡外认识的人多,矿井需要招工,都会叫父亲出面,于是他不知不觉成了工头,吃了一辈子苦的父亲不会放过每一个挣钱的机会。于是他常常白天做户外工地,晚上还要去私人矿井干活。有一次我和一群乡亲们进井底干活,没几分钟就开始头晕目眩全身乏力,有经验的师傅说一定是那些放炸药的忘了开通风机了,进洞的时候烟尘较大,坐会儿休息一下应该就没事了,学医的我虽然没经验但是大约猜得到,上千米深的矿井里爆炸后缺氧严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继续在里面可能有生命危险,于是拉着大家往外面跑,到了洞口实在都走不动了,都瘫软在地上,幸好到了洞口,脱离了危险。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遇到很多好领导好老师好同事,承蒙栽培,走上了行医之路。每每和母亲在一起,母亲都会叮嘱我,医者父母心,人命关天,一定要全力以赴;对病人要有耐心,要有同情之心;老百姓挣钱不容易,要尽量替他们节约……母亲的教导从来没停止过。此次请战来黄冈为抗疫之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多半是受母亲的影响。然而怕母亲担心,没接到出征命令之前都一直瞒着她,只和弟商量过。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头上多了很多白发,脸上满是深深岁月的痕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心里有事,她就会彻夜难眠。又加上弟媳有亲戚朋友在武汉,据说那边的形势相当严峻。直到出发的时候,父亲告诉了她我要来湖北一线,她才追了出来,一路嘱托,注意安全。此后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都是以泪洗面。

今天是我的33岁生日,自我呱呱坠地开始,母亲已经为我操劳33年了,从十八岁的花样年华到现在的年近花甲,岁月带走了她的青春,留下了眼角的皱纹和头顶的白发。都说孩儿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值此之际,孩儿不能陪在身边,望母亲见谅,祝母亲身体健康,平安幸福!此时此刻,太多的战友和我们一同坚守一线,与病毒殊死搏斗,太多的母亲都和您一样,牵肠挂肚,以泪洗面,祝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身体健康,平安幸福!愿疫情早日结束,早日取得抗疫之战全面胜利!愿所有的逆行者都能平安回家,陪父母安度晚年!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黄长翼 曾拓业

编辑:卢黎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