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沅陵“作文女孩”盼望的过溪桥,通了!

11月8日下午4点多,是沅陵县明溪口镇窝棚溪村在外读书的孩子们放学回家的时间。这一次,孩子们再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趟水过溪回家了。因为,村里的过溪桥终于修通了!乡亲们几十年的盼望终于实现了!

乡亲们盼了几十年的过溪桥修通了。

过溪桥的修通,还得从村里15岁女孩杜欣媛写的一篇暖心作文《溪边住着希望》说起。

杜欣媛。

湘西大山深处的窝棚溪村,是沅陵县西北部最偏远的一个村庄。一条小溪从村中间蜿蜒而过。

小溪很美,却将窝棚溪村和外面的世界隔开。村民去镇上、县里办事,村里130多个孩子上学,要么涉水过溪,要么就得“钻荆棘爬山过岭”远远地绕路出去。

平静时,小溪美如画,遇上大雨暴雨,就成了“脱缰的野马”。

枯水季节还好,小溪变浅滩,打个赤脚就能趟过。到了丰水季节,溪水上涨,水面最宽处有100多米,只能靠摆渡。沅陵是水乡,雨水多、汛期长,遇上大雨暴雨,小溪摆渡很不安全。乡亲们出行成了老大难。

今年5月,在镇上中学读初三的杜欣媛在作文《溪边住着希望》中写下了自己放学归家的艰难,“雨从天空倾倒下来,路上水流如柱”“溪水咆哮起来”“不愿意再钻荆棘爬山过岭回家”……

作文还记录了一对贫困父子享受扶贫政策住上了保障房,并在政府帮助下开上了“扶贫船”有了稳定收入的故事。正是这个叫田军的年轻摆渡人在大雨中摆渡,帮助杜欣媛安然回了家。回想自己也曾享受过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杜欣媛内心十分温暖。

贫困户田军(前一)有听力障碍,在政府帮助下开上了“扶贫船”,有了稳定收入。

这篇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在网上发布后,感动了许多人,“作文女孩”的称呼不胫而走。

文章讲述的困难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和驻村扶贫单位沅陵县委统战部的高度关注。当地千方百计筹措了300多万元资金,历时半年多建成了通溪桥。

10月28日,过溪桥正式建成通车。那天,乡亲们载歌载舞,很多老人禁不住流泪。“盼了几十年,终于通了桥!”

过溪桥通了,村民们外出办事、看病方便了。

“有点不敢相信,特别特别开心。”已经到沅陵县城就读高一的杜欣媛前两天和在浙江打工的爸爸通电话,才知道老家的桥修通了。她告诉湘伴君,写那篇作文,是参加学校一个征文比赛。老师告诉她文章在网上火了,她也没在意。“写的就是一些平常的感受,没想到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杜欣媛说,以前从镇上中学回家,要先坐班车到明溪口,再走半小时路到小溪口,遇到天气恶劣,过不了溪,就得钻山岭,“特别狼狈,也很害怕”,兜兜转转2个多小时才能到家。桥通了,村里的小伙伴以后上学就方便了,再不用因为发大水过不了溪耽误上学。

一分钟过桥,孩子们上学不再艰难。

桥一通,脱贫致富路也就通了。窝棚溪村党支部书记田学猛说,窝棚溪是有名的“核桃村”,以前运输难,全靠肩扛马驼,如今桥通了,车能进了,满山遍野的山核桃就能运出去了。

村合作社生产的核桃油。

贫困户余兰英在村里的核桃加工厂打工,月均工资3000多元。她乐呵呵说:“桥通了,核桃更好卖了,不再捧着‘金娃娃’活守穷。”

如今,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到今年底,窝棚溪村52户贫困户将如期脱贫,窝棚溪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一篇写希望的文章

又给更多人带去了希望

为“作文女孩”点赞

祝窝棚溪村的乡亲们早日脱贫

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起来读“作文女孩”的暖心文章↓↓

溪边住着希望

杜欣媛

“作文女孩”杜欣媛。

乌云一层一层地堆积,天空被捂得透不过一丝阳光,窗外的树在风中挣扎。

我收拾好桌子上的书,把它们一股脑儿的塞进书包。哎,恼人的天!周五,得钻荆棘回家了!我一脚踏出教室,一阵风就猛地朝我扑过来将我的刘海全吹到了脑后。天空黑得没有一丝白云,纸片在天空乱飞。出了校园,唰——,雨从天空倾倒下来,路上水流如柱。

下了公交车,我独自一人行走在乡间的公路上,大风险些将我手中的雨伞吹翻,无事瞎忙的小轿车疾驰而过,水花乱溅,我的裤脚溅湿了。脚下的溪水一点一点的变黄,我的心中不免焦急起来。

“不要涨水,不要涨水,不要涨水……”,我不停地祈祷。

溪水由黄而浑浊。一会儿,水声激越起来,浪涛凶狠起来,溪水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朝我奔腾而来。

该怎么过溪回家呢?我踩着雨点匆匆走着,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人——那个“神经病”,我感觉我的救星出现了。

他和他爸是两个月前到我们这里的,成了我们这里有史以来第一个摆渡人。他是邻村人,我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只晓得他会发简单的“嗷,嗷”声。听奶奶说他父子俩在外面“吃四方饭”讨生活。

其实他会说话,因为贫穷使他抬不了头,那段在大街边饭店吃剩菜残羹的日子让他彻底放弃了说的机会。国家异地安置扶贫政策让他父子落户我们村溪边,并且给他配置一只绿色漂亮的铁皮渡船,让他们安然营生。

我的心里有一丝怜悯,有一丝欣慰。这时,雨不再那么可怕了,我迈着小步兴奋地蹦跶了起来,湍急的水声仿佛成了前行的拍子。

雨小了,溪水却咆哮起来。我来到溪边,心中还是有些担心,但我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不愿意再钻荆棘爬山过岭回家去。只能叫船过溪。

我向四周瞟了瞟,船就在对岸,岸上立着一座崭新的房子。我扯开嗓子大声喊道:“有人吗?搭船。”

一阵阵的回声穿越水声传来,半晌却没看见个人。我又憋足了一口气,继续喊道:“搭船呀。”一会儿,还真有个黑影从那房子中走出来,上了船。他撑篙划桨,那只绿色的甲壳虫一下子活了起来。船过来,停靠在岸边。这时,我才看清他的脸,那是一张多么年轻的脸啊!古铜色的皮肤,浓密的眉毛,怎么会是个神经病?我望着他竟出了神,直到他下了船扯着船头的链子,稳住船,我才回过神来。看着他如此细心的动作,我的心中不免升起一丝酸涩。我觉得这么年轻而健康的生命本该有更值得期待的未来,不过好在他现在有了正常的生活。

看着我迟迟没有上船,他对着我“嗷,嗷”地叫了两声,示意我上船。他这一叫,我明白了许多,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才觉得是他是个神经病吧!如果没有看见他刚才撑篙划船扯链子的动作,我真会那样想。

就在他准备撑开船的时候,岸上雨地里飞奔来一人,一边跑,一边喊“等一等。”我本来想告诉他还有人,却怕他听不懂,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竟然自己停了下来,等那人上了船,重新撑开船,荡起了桨。船很稳,看来他干这行时间虽短,却是下了一番工夫的。船还在溪中,船上响起了模糊的歌声——原来是混合着鼻音哼起的歌。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是我看到了他开心的模样。此时,我也不知不觉的哼了起来。

船靠了岸,他跳下船的又拉起船链子,让船稳稳地停地溪边。下船时,我给了他五块钱过渡费。我并没有打算让他找我钱,他还是给我退回来四块钱,并且还对我善意地笑了笑。我也对他回报了笑脸。

我转身走上码头,看见灰色的码头上用白条印着几个大字“国家扶贫专项”的字眼。我突然明白了些什么,回头看了看船上果然印着同样的字。想到刚才的那张笑脸,想到我曾经享受过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我心中暖暖的。

他家就映衬在溪岸的一簇簇绿荫下,红红的瓦,白白的墙点缀在雨中,别有一番情趣。这栋瓦房是他心灵的城堡,那只绿皮铁船是他生活的希望。我知道,党的扶贫政策让他的生命有了载体,能在岁月的激流中安然前行!我们也需要他撑的那只绿皮铁船风雨出行。

(本文图片作者:田金禾田浪)


来源:湘伴

作者:唐婷 邓永松

编辑:何冰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