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退役军人扎根乡村35年 为民服务本色不改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晓艳 郴州报道

孙细建,男,1961年10月出生,苏仙区良田镇鲁塘岭村村主任。1984年,退伍不久的孙细建当选村干部,自此他在村干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5年。35年来,他始终牢记当兵时“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带领村民修路、建学校、农电网改造、退耕还林,让村里有了很多喜人的变化。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80%以上的人都出去发展了,常年在家的只有80多名老人。由于居住地分散,从山底到山顶都有老人住,孙细建就每天都从山底爬到山顶去看望老人们。为了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孙细建动员村干部和党员,争资立项,现在村里的电网改造好了,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各个山头又建了水塔,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2019年获得郴州市“新时代好榜样·最美退役军人”“郴州好人”荣誉。

退伍不褪色 心系家乡发展

今年58岁的孙细建,1978年应征入伍,1982年退伍,1984年被选为村干部后,就开始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30多年,孙细建顺应形势,带领村民修路、建学校、农电网改造、退耕还林等等。孙细建的工作也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

孙细建一直秉持工作“第一”,尽所能为村里办了一系列利民的好事。在刚上任的时候,孙细建发现我村未通公路。于是,向支、村两委提出要求,在村委会上讨论研究把公路修通。在1985年,经支、村委、党员、干部一致通过修路。1986年,在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情况下,孙细建组织村民义务修通了村里史无前例的一条沙石公路,解决了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销售对外销售。一上任他就把20多年来村委欠村民的一切账务都返还清楚。当时孙细建不分白天黑夜走家串户一一兑现拖欠村民的钱,得到了村民们的赞许。由于村里学校是高度危房,看到这种情况,孙细建于1994年提出重建一栋教学楼,通过多方筹资,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李于 1995年顺利建成了一栋600多平方米新的教学楼。1999年的洪灾把村里唯一企业水电站和公路冲毁,在支、村委共同努力,多方筹资下,在半年内的时间就恢复了电站正常运行以及公路通车。2001年,孙细建开始担任了村支部书记,争资立项,把村里1.2.3组的组级公路硬化。同时也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使大部分自然村用上自来水。

真正人民子弟兵诺言 把80多位老人当“亲人”

孙细建告诉笔者,鲁塘岭村有个特殊情况,全村1000多人,这些年80%以上的人都出去发展了,现在常年在家的只有80多名老人,而且,这些村民的居住地很分散,从山底到山顶都有人住。孙细建说,这80多名老人就是自己的家人,一定要照顾好。

孙细建来看望的老人叫陈秋莲,今年80岁,因为儿子长期在外地,平时只有老两口住在这,出门不方便,孙细建经常过来,这次的视力残疾证,就是孙细建按照政策帮忙跑腿办下来的。

“负责”,是很多村民对孙细建的评价。村民王来荣今年67岁了,不会说话,在住上危房改造新房之前,常年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土房里不肯搬下来,那里不通路、不通电,每次上去,必须要步行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他也是孙细建最牵挂的老人之一。为了劝王来荣老人搬下来住,孙细建和村干部们做了一年多的思想工作都没用,最后,还是孙细建发挥部队雷厉风行的作风,多方协调,问题才得到了解决。

再过两年,孙细建就要退休了,背也有些弯了,但他的手机铃声依然是那首熟悉的《咱当兵的人》。“为人民服务”,是孙细建当兵时的誓言,也是他退伍回来后不变的信念,哪怕身姿不再挺拔,哪怕步伐不再矫健,但入伍时的初心不会忘记。

来源: 红网时刻

作者:李晓艳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19/10/16/612597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