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郴州7月30日讯 “八一”建军节将至,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个建军纪念日。今天,我们为您讲述99岁的抗日老兵、北上先遣队女战士、桂东媳妇骆玉英的故事,一起来感怀老一辈革命战士的英勇和风姿,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1938年10月,侵华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战火很快烧到了骆玉英的家乡——广东宝安县坪山。当时十七八岁的骆玉英悄悄参加了当地游击队,跟着队伍活跃在宝安、惠州、香港一带,进行抗日宣传。1943年底,骆玉英所在的游击队参加了大岭山突围战,她成为担架队一员,负责运送伤员及物资。
骆玉英儿子郭冠云说:“他们那次战斗,日本鬼子有9000多人围剿 那个司令员当时是王作尧 他们整个游击队人员比较多 就全部被围在大岭山 打了八九天 日本鬼子当时还出动了三架飞机进行轰炸。”
成功突围后,1944年3月,骆玉英正式加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纵”),东纵司令部在广东罗浮山建了一所医院,骆玉英参加了卫生员培训,结业后她既是卫生员,又是战斗员。至今,老人仍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在医院抓到一名日本情报侦察兵,但怎么也搜不到情报,找不到证据。
抗日老兵、北上先遣队女战士骆玉英说:“我们有一个医生,是我们的大医师,就把他的衣服脱掉,用手(沾上药水)把他身上擦干净,发现全部画在了身上,都是中国地界 (标明了)游击队在哪里,司令部在哪里,全部写了在身上。”
1945年秋,日军投降后,一大批战士复员回乡,骆玉英继续留在了部队,活跃在五岭地区,逐渐来到了广东与郴州的交界地带。
1947年11月,由郭名善、李康寿带领的武装队伍来到了帽子峰根据地,编为“粤赣湘边人民解放总队北上先遣队”。
骆玉英儿子郭冠云说:“那时候他们提出来要卫生员,桂东这支游击队,北上先遣队没有这些人员,结果就同意了她。”
1948年1月,叶昌支队率部队返回五岭根据地。此时,骆玉英已与北上先遣队桂东分队长郭英亮确定了恋爱关系,选择留在桂东。北先队像一把利剑插进了国民党统治区腹地,国民党两次集结重兵进行“围剿”。骆玉英随队伍转战大坪界、八面山、黄泥坳等地,她会使双枪、作战英勇,还曾冒着枪林弹雨从战场救下五、六名伤员。
抗日老兵、北上先遣队女战士骆玉英说:“一只驳壳枪,一只短枪,打机关枪我都打过,一个(使用机枪)的同志被打到了手,负了伤,我捡起就打。”
老人在多年战斗中虽小伤不断,但所幸从未伤及要害。1949年1月终于迎来了桂东的和平解放,此后多年一直生活在那里。
2005年和2015年,老人分别收到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
如今,尽管已经99岁高龄,但她至今仍耳聪目明、身体康健,老人常常告诫后辈,不能忘记历史,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让外敌不敢入侵,让世界刮目相看,才能让人民幸福安康。
(来源:郴州新闻联播 记者 蒋礼 朱阳辉)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蒋礼 朱阳辉
编辑:朱丽萍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