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锋人物 | 文一卓:执着地质勘查事业将青春与汗水撒向崇山峻岭

红网时刻记者朱丽萍 报道

他的青春徜徉在青山绿水中,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罗盘指引人生路,铁锤敲击绚丽花,以山为家,孤独坚守,以找矿立功为荣,他就是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地质勘察院80后地勘青年文一卓。

春雷阵阵,阴雨绵绵,天气变幻无常的春天不适合上山找矿,路面湿滑不安全,无特殊情况下,雨天不上山已经是勘探人约定俗成的规矩。郴州的雨停了两天,但大山里依然湿漉漉。文一卓和搭档带着罗盘、放大镜、地质锤“三件宝”来到北湖区保和瑶族乡保和村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无论脚下是荆棘丛生、乱石林立,亦或是沟壑纵横,滩险路滑,文一卓健步如飞,来到一处露头较好的废旧采石场。文一卓和搭档密切配合,定点、观察、记录、测产状、采标本、喷油漆等一系列动作娴熟老练,一气呵成。

    以山为家,3年找出3个大型矿床

“地质工作者常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山上就是家。”这是文一卓跋涉在地质勘查路上的第11个年头,如今,他的足迹踏遍了野鸡尾、金狮岭、蛇形坪等工作区的各个山头。

_Q9A8879.jpg

“部分矿区未通公路,往往清早出发,傍晚方归,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喝口溪水。在偏远山区做大项目时,一个多月不回家是常事。”文一卓说,在主持盘月塘矿区工作时,野外工作环境极差,矿区荒无人烟,他与组员们白天行走在崇山峻岭中,晚上窝住在工棚、土砖房中,吃无肉、食无味,彻底与都市的喧嚣隔绝,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对于地质工作的苦累文一卓习以为常。

喷漆做记号

“从投身地质事业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做好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准备。”文一卓靠着他的双腿,一步一个脚印,勘探出了一个又一个中型、大型矿产地。在2008年至2011年的东坡危矿项目中,寻找出3个大型矿床,提交资源量可获经济价值200亿元以上。

文一卓说,想要找到一处大矿,就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勘查过程中不能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

文一卓凭着一股韧劲和精益求精的执着,在地质事业上获得了丰硕成果。他参与或主持的项目,曾荣获省“十一五”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和省地勘局“重大成果一等奖”,项目组先后获得“湖南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201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项目“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_Q9A8862_副本2.jpg

地质行业转型探寻绿色勘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后,地质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地质工作发展方式逐渐向内涵式增长、绿色发展转变,地勘行业的服务领域也由原来以服务找矿为主,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转变。

一边是做好生态保护,一边是加强矿产勘查,面临地质行业的转型发展,文一卓的工作方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现在以绿色勘查为主,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地质和农业地质,当前的矿产勘查工作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主要针对砂石资源以及类似于大理岩之类的特色非金属矿产资源展开。”

文一卓笑着告诉记者,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每一块石头都是宝贝,都有它的用途,主要考虑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以及在目前的科技和经济条件下适不适合开采利用。

深山老林,没有信号,灌木丛生,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在奋进新时代的征途上,面临地质行业的绿色转型新路子,文一卓始终初心不变,依旧徜徉在青山绿水,一步一个脚印披荆斩棘,将青春和汗水撒在崇山峻岭中,以献身国家地质事业为荣。

来源:红网

作者:朱丽萍

编辑:朱丽萍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19/03/22/525271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