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份提案、1次委员视察、1次专题考察调研、多次组织普及急救知识的活动……
住湘全国政协委员、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仔细梳理了自己在2018年的履职情况。无论是全国政协,还是省、市政协组织的会议或活动,他基本上没有缺席。
“我是来自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刚开始不敢说,现在很想说,接下来要努力学习、积极履职,希望说得对、说得准、说得好。”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一年来,徐自强作为一名急诊医生,立足本职工作,为关注的医疗问题持续发声。
湖南日报图。
关注全科医生的培养与待遇
“在我国一些不发达地区,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医疗的条件有待提高;全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每万人配置2至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还相差较远。”徐自强一直关注全科医生的培养与待遇问题。
为推动相关工作,他积极撰写提案,只要有机会,就为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鼓与呼。
2018年,徐自强参与了全国政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情况”委员视察团在湖北的走访,也跟随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浙江、湖南开展专题调研。
徐自强发现,部分社区医院没有全科医师,大部分医务人员没有经过全科专业的转岗培训,有的工作年限比较短,还有一部分人没有事业编制,随时都可能跳槽。
“真正威胁到老百姓健康的不是疑难杂症,而是多发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徐自强建议,在硬件和软件上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和合理使用,改善他们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使分级诊疗制度真正落地。
推动普及急救常识
自1996年起,徐自强就在急诊科室工作。23年来,他时刻准备与生命赛跑,“因为稍有不慎,生命便擦肩而过。”这也让他深刻感受到,全民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心脏骤停,4-6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错过了黄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功能恢复将大大降低。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为专业人员抢救创造条件,必须有第一目击者或第一现场亲历者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抢救。”徐自强说,现实生活中,遇到有人出现心脏骤停、溺水、触电等生命危险时,很多人因为没有急救知识或急救设备,不会实施正确有效的急救方法,而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患者因此失去生命,令人惋惜。
湘声报记者。闫利鹏/摄
他建议,在中小学校开设课程逐步普及急救常识,以红十字会为牵头单位,组织培训急救师资队伍,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讲授急救知识;媒体多推出一些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急救知识节目,让急救知识寓教于乐。
2018年,徐自强组织一批普及急救知识的志愿者走进机关、学校、军营、社区,讲授示范急救科普知识,受到热烈欢迎。
今年,徐自强撰写了《推行对严重创伤病人直接输注O型血的建议》提案,建议国家卫生主管部门修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增加“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可以直接输注未配血的O型血的条款;修改相配套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相应的条目中,制定“严重创伤的判断标准和直接输注O型血的操作流程”。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陈彬
编辑:欧群军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