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的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专题纪录片“必由之路”的播放过程中,习主席的声音久久在教室里回响。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商务外语学院黄俐老师轻轻地关上“英语角”217教室的大门,在12月的寒风中,想起刚刚同学们观看“必由之路”时好奇而激扬的眼神,心里更笃定了。
大学校园不应是“象牙塔”。走出“象牙塔”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如何在教学和科研中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如何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黄老师一直在思考。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商务语言人才的摇篮。语言+商务+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在给予大学生们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导向上。黄俐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大胆创新,率先在大一新生“英语角”的活动现场,以CCTV正在热播的“必由之路”导入,引导同学们用英语畅谈中国的改革开放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以2018年“外研社”英语演讲比赛定题演讲题目“The Stones”为线索,帮助同学们厘清演讲思路,讲好中国故事。
“In the past 40 years, people’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patterns have changed quietly”(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人们的休闲和娱乐方式悄悄地变化。)大二女生邓青谈起小时候看电影的经历,感叹不已。
“Opening and Reform has brought difference to dinner tables,life styles, workplace and classrooms, songs and dances, and even bathtubs and toilets.”(改革开放给人们的餐桌、生活方式、工作场所和教室、娱乐方式、甚至浴缸和厕所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大一新生张奕顺,这个腼腆的男生略带羞涩地补充道。
“It has shared a different China with the world.”(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学校口语大赛冠军获得者江雨微给出点睛之笔。
黄俐会心地笑了。同学们有自己的见解,有观察世界的明亮的眼睛,这正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日益增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正是通过这些点点滴滴反映出来的吗?培养商务领域的语言人才,不仅是语言技能和商务技能的强化训练,更是需要走出“象牙塔”,与时代接壤,与社会接壤,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的“课程思政”观。
“还可以进一步推广。”“英语角”的初次尝试让黄老师坚定了信念。
课堂教学是老师的主战场。黄俐利用每节课5分钟的课堂导入,播放“必由之路”节选片段。片段经过精心剪辑,配以中英双语字幕,帮助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相关表达。播放之后,或采用口语讨论、或采用翻译的方式检验同学们掌握的程度。大一学委阳迎港由衷地说,“以前只知道把专业知识学好,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但学习到了更多的英语知识,更是了解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明确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担任英语课程教学的同时,黄俐还是应韩1701班辅导员。在班会上,黄俐和同学们一起观看“必由之路”纪录片;在查寝时,和同学们对纪录片中精彩瞬间一起感概,“天眼之父南仁东身患绝症仍不忘祖国的天文事业,令人敬佩!”“满满的正能量!”同学们纷纷说到。
黄俐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商务英语翻译》正在建设过程中。能否在课程视频中插入“必由之路”这部气势恢宏、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能量的片段,作为翻译的素材呢?“必由之路”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我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为了追求美好生活,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是绝佳的、真实的语言素材。通过与翻译课程教学相结合,既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翻译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又能让同学们了解和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系部的官微“湘外外语”微信、QQ中也可以这样宣传。想到这里,黄俐又开始忙碌起来。(黄珍/文)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珍
编辑:卢黎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