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8日讯 (通讯员 邹锦屏 李平/文 段飞鹏/摄)建好农村路,规划引领,使农村路网村村通达只是第一步,管好、护好、运营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地制宜构建长效养护体系,近年来,北湖区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立足生态,全面落实精细化养护,注重培育和强化基层养护力量,按照“组织到位、硬件到位、人员到位、技术到位、经费到位”的五到位要求,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整个夏天,北湖区公路管理局一线养护工都没有停过,路面清扫、边沟开挖、路肩整修……哪里需要小修保养,就到哪里去。“农村公路要长久地为美丽乡村服务,必须建管齐抓,养运并重,尤其是日常养护一定要跟上建设的步伐。”邓德平感慨道。从2012年出台了《北湖区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北湖区农村公路养护三年大提质实施方案》,实行了 “三个纳入”,即:将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区政府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将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实行统一拨付,专款专用;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单位绩效考核,与奖惩挂钩。北湖区出台了《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每年区政府都要签订公路养护管理责任状,明确任务目标和奖惩办法。区公路局每月对国、省、县级公路进行全面巡查,每季度进行全面的养护质量检查和评定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督办卡的形式,及时督办,限时整改到位。同时,每两个月对各乡镇(街道)所管养的乡、村道进行考核,年底将考核评定结果纳入区委、区政府的年度综合目标管理工作考核范围。目前,全区4个乡镇和91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建制村议事机构,落实了工作职责、管养人员和经费,实现了乡镇(街道)农村养护全覆盖。
立足生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是北湖区持之以恒服务全域旅游的坚守。游客们一路行驶在北湖美丽乡村的农村公路上,细节之处皆可感受到这一点。在S212线华塘至保和段沿线,百日菊、硫华菊争相开放,抬眼望去,花开动人,绿树葱茏,成为了这条路段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花卉不仅能扮靓道路,还能缓解司机眼部疲劳。北湖区2/3的旅游公路沿线都种植了鲜花,一条公路,一面是郁郁青山,一面是烂漫花海,驾车行驶在公路上,视野所及之处,花海绵延不绝,花草清香沁人心脾,美妙的感官体验,让人“心花路放”,惊艳不已……这些路景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动实践,都是北湖以生态为本探索环境友好的经验。
近年来,北湖在绿化、绿道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与新改建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至2017年,北湖区绿化农村公路里程628.805公里,亮化里程663公里。一路美景一路行,勾勒出了一幅“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醉人画卷。
此外,北湖区建立了维护农村公路“区为主体、分级负责、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和区财政为主的养护资金保障体制,并按照“服务外包、分级承养”的养护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进程,专业化队伍养护、承包养护、集中季节性养护的管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北湖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县道、乡道、村道经常性养护率分别达100%、95%、85%,路况优良率分别为92.9%、89.3%、88.5%,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比2016年上升 2 个百分点,路面(PQI)中等以上比例达到90%以上。
区财政还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配套建设与旅游的水、电、路等设施,完善景区沿线旅游标识、标牌、停车场和旅游咨询中心。全区实现了4G网络城乡全覆盖,建设了北湖旅游数据中心,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共享,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邹锦屏 李平
编辑:欧群军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