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何良宝与妻子在家中弹唱。
红网时刻通讯员 邓滢琦 傅平艳 周峰
8月20日,燕泉街道燕东社区的一栋普通居民楼内,84岁的何良宝坐在躺椅上。这位老艺人虽已年迈,腿脚不便,但言语中似有天然的韵律,轻重缓急,铿锵有力。“我从小学艺,唱祁剧、花鼓戏、鲁塘民间小调,唱了60多年。”何老说。
在不少了解何良宝的鲁塘人心里,何良宝的表演就是鲁塘记忆的一部分:生旦净末,眼里传神;人世冷暖,栩栩如生。
何良宝,1934年出生,鲁塘镇下鲁塘村人。9岁学艺闯荡,19岁入伍参军,做文艺骨干。复员后任鲁塘人民公社文化宫副主任兼文工团团长、指导员,喜好祁剧、花鼓戏、民间小调。文工团解散后,在邮局工作的他仍不忘民间文艺,倾心于文化传承。
8月13日,下鲁塘村艺术团排练扦担舞。
舞台情
8月13日,鲁塘镇下鲁塘村的戏台上正在排练鲁塘民间小调《扦担舞》,戏台下,何良宝坐在椅子上望着排练的演员们,眼里闪烁着光芒,他的手随着音乐时而摆动:“表演要笑起来,让大家看看我们鲁塘人的精气神!”
扦担,一种劳动工具。扦担舞,顾名思义,是根据鲁塘本地百姓长期劳动生活创作而出的以扦担为打击乐器和表演道具的节奏型舞蹈。
“这个《扦担舞》是我年轻的时候就传下来的了,传下来好几辈了。”何良宝回忆道。
何良宝的父亲何高标,是鲁塘著名民间艺人,擅长司鼓,唱功也十分了得。自幼,何良宝就喜欢看父亲表演,渐渐迷上了这个行当。
9岁时,何良宝跟从父亲学艺,他嗓音洪亮,酷爱吹喇叭。父亲见他在吹拉弹唱方面有天赋,索性衣钵真传,悉心教导。16岁时,何良宝便能吹奏几十个曲子了。之后,为提高技艺,他还与镇上何时彪、何昌俊等文艺爱好者切磋,聘请高级艺师传授技艺。“从吹喇叭到唱戏、表演,有舞台就很高兴。”何老讲到年轻时对文艺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心里很是高兴和激动。
除了吹喇叭、拉二胡,何良宝还时常唱祁剧,扮生角。1951年,何良宝参加了郴县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民间艺人训练班,系统学习了花鼓戏等歌舞知识。
1953年,何良宝应征入伍后在部队是文艺骨干。1957年,何良宝复员回到鲁塘,次年,担任鲁塘人民公社文化宫副主任兼文工团团长、指导员。
为扩充文工团队伍,何良宝带领文工团四处招募选拔人才。“当时文工团有30人,女演员8名,男演员22名,大部分都不到20岁,小的才十五岁,多数没有表演基础,都要靠我们来手把手地教”。何老说,那个年代看戏几乎是人们主要的精神生活,文工团十分红火,常有演出任务,主要集中在鲁塘、郴县及桂阳的一些乡村表演祁剧、花鼓戏、民间小调等。“那时候虽累,但快乐,整个文工团的人都很有干劲,大家一上舞台就专心表演,积极性很高。”
何良宝收集整理的民间曲调。
故土情
走进何老房间,映入眼帘的是满桌书籍、报刊。书桌旁边摆放着几个大柜子,柜子里装满了这些年来他收集的各类民间曲调、剧本、唱本。每本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床头柜上还有一个放大镜。“我年纪大了,用不了电脑。平时收集这些东西都是一笔一划用笔写下来,或者从别的地方剪下来,贴起来……”
在何老收集的各类藏本中,有一本厚厚的泛黄曲选集吸引了记者注意。打开扉页,看到的是何老清隽字迹:“鲁塘,人杰地灵,明朝文学家、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开国上将邓华皆出于鲁塘。鲁塘有丰富的民间音乐,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鄙人特收集整理出这一曲选集……”
“这本里面收集了很多关于鲁塘的民间小调、民歌,这首《山歌》就是典型的鲁塘民歌……”拿起桌上的老花眼镜,何老翻开了这本曲选集,指着一首标有乐谱的《山歌》哼了起来:“要我唱歌就唱歌,莫问我歌有好多。唱他三天和三夜,还是唱了只牛耳朵。鲁塘山歌多又多,车装船载汇成河……”
在何老收集整理的各类民间曲调中,鲁塘本地的小调、民歌是他认为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近30首。
“我是喝鲁塘水长大的鲁塘人,这里是我故乡……”何老告诉记者,鲁塘文工团解散后,他被分配到了邮局上班,“虽然告别了舞台表演,但我也没忘记这些东西。”
在邮局上班的岁月里,何良宝闲暇时常会与妻子王慧元回到鲁塘指导年轻人跳舞唱歌。“一方面,是希望村里人不要忘记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自己常去,还能带动大家学;另一方面,那时候就觉得,鲁塘这些民间小调是很难得的民间文化,应该开始着手收集了。”何老说。
2004年,年至古稀的何良宝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市老干大学,满腔热枕的他报名参加了诗词楹联撰写。结业后,何良宝开始尝试给《中国老年报》《湖南日报》等报刊上投稿,其中《忆邓华将军》等诗作在《岳麓诗词》《中国老年艺术经典全集》刊登。“把鲁塘的文化留下来,把鲁塘推出去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何良宝说。
90年代,下鲁塘村民跳镰刀舞。
90年代,下鲁塘村民跳扦担舞。
传承情
20世纪末,鲁塘文工团解散,鲁塘民间小调、祁剧、花鼓戏等日渐衰落。何良宝有些心急,担心往后这些东西没人保护,担心这门艺术得不到传承。
下鲁塘完小的退休教师陈菊芳,1962年调至下鲁塘完小工作,接触到这些民间文化便十分感兴趣潜心学习,多年来与何良宝亦师亦友,见证鲁塘民间艺术起起落落的变化。
据陈菊芳介绍,五、六十年代时,鲁塘的民间艺术广受百姓喜爱,无论是鲁塘本土的民间小调,还是祁剧、花鼓戏等,每每表演,都能吸引成百上千人来观看。然而,从60年代末起,这些民间艺术逐渐无人问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鲁塘这边做生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家家户户日子好过了,村里的人不为柴米油盐发愁,茶余饭后,又开始搞起文化生活了。”据陈菊芳回忆,80年代末90年代初,鲁塘民间文化再次被人提起,“那时我们鲁塘学这些的有30多人,我们表演时也能感觉到,去唱、跳时来看的人多了。”
扦担舞。
近几年,鲁塘镇下鲁塘村的年轻人自发组织了一个艺术团,得知了这个消息的何良宝开心不已,联系了昔日的故人,在村里着手排练《扦担舞》,希望这些民间艺术还能再现舞台,得以传承。
何小丽是下鲁塘村的一名80后年轻人,了解了《扦担舞》背后的渊源,她立马加入了艺术团。“这个舞是我们鲁塘本土创作的,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何小丽介绍,去年,村艺术团受邀,参加了“圆梦中国”2017中国深圳歌舞艺术节表演。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何良宝为方便儿女照料虽居住在城区,但他仍时常关注鲁塘民间艺术传承情况。何老说,传统文化要振兴,年轻人的加入是关键,每每望着年轻人排练,他都会感到欣慰。同时,他仍不忘手中的笔,着手整理民间曲调。截至目前,他共收集整理了各类民间曲调300多首,花鼓戏唱本、祁剧剧本、《民间戏剧音乐百曲选》等几十本,其中,收集整理的《送娘女》《三月三》《土地舞词》等曲词脍炙人口,为北湖区传承本土文化留下了珍贵史料。“能为家乡做点事,我很高兴,只要我还能动一天,我就会坚持一天。”何老坚定地说。
来源:红网
作者:邓滢琦 傅平艳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