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知道吗?每天端上粤港澳大湾区餐桌的蔬菜,很多都来自湖南郴州。”11月3日,2025“味道湖南”新质湘菜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郴州的“郴品郴味”区域公用品牌在大会上精彩亮相。
活动以“新质湘菜·味传中华”为主题,由中国饭店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指导,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湖南日报社共同主办,郴州市政府全程支持。

山水画卷,风味作答
郴州“六味”风物惊艳京城
“如果说湘菜是流淌在湖湘子弟血脉中的乡愁,那么,‘郴品郴味’希望成为这份乡愁最地道的载体。”在大会的“郴品郴味”专场推介环节,郴州市副市长杨平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众多餐饮人的共鸣。
他邀请大家开启一场“寻味之旅”:这段“返湘”之旅,始于一碗热气腾腾的栖凤渡鱼粉。鱼粉的鲜辣醇厚,是刻印在无数湖南人记忆里的“粮香本味”。

随后,桂东高山蔬菜的脆嫩清甜、资兴碑记辣椒的醇厚香辣,共同勾勒出“蔬鲜清味”的纯净轮廓。
紧接着,“果香甜味”扑面而来。郴州北纬25度的黄金气候,孕育出永兴冰糖橙的纯甜和东江湖蜜橘的酸甜,让人仿佛能尝到山间的清风与阳光。

味觉的探索继续走向深厚。中国八大名鸭之一的临武鸭,肉质紧实,风味独特,撑起了“肉禽鲜味”的招牌;而生长于国家一级饮用水源东江湖的冷水鱼鲜,肉质细腻毫无泥腥,完美诠释了何谓“鱼鲜纯味”。

品鉴的终点,落在一杯清茶之上。汝城白毛茶清甜回甘,资兴狗脑贡茶香气高锐,这“清茶韵味”,为这场盛宴画上了一个余韵悠长的句号。
这“六味”风物,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向市场传递出一个信号:新质湘菜正从餐桌回溯到田园,从依赖调味,转向对食材本味的极致探寻。
实力为笔,产业为卷
千亿产值支撑品牌崛起
“郴品郴味”如此自信地展示风味,底气从何而来?答案藏在郴州扎实的产业基础里。
郴州已建成25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大湾区厨房”。

(11月3日,2025“味道湖南”新质湘菜发展大会暨北京专场推广活动在北京湖南大厦举行。图为来宾们在参观食材展览。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这份成绩单远不止于此。依托1.08万平方公里的富硒沃土和优越的自然禀赋,郴州已培育了16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蔬菜、柑橘、茶叶、生猪等数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强大的生产基础,催生了蓬勃的农产品加工业。目前,郴州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83家。“郴品郴味”品牌成功入选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单,位居第24位,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我们将拓展产销通道,助力湖南地标食材直供北京餐饮终端,打造‘湘飘世界’新标杆。”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介绍,湘菜产业年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预制菜市场规模达300亿元,一批地标食材正凭借风味与品质走向全国,成为湘菜出湘出海的坚实基石。他指出,北京作为全国餐饮消费的高地,湘菜门店数量已超5000家,年产值突破400亿元,占全市餐饮份额近15%,湘菜已成为北京消费者青睐的“国民菜系”之一。

“我们进京,是希望成为首都餐饮界值得信赖的战略伙伴。”郴州方面表示,期待与北京餐饮界深度合作,共同挖掘郴州特色食材的潜力,推动新质湘菜的发展,共享市场机遇。
从默默无闻的地方特产,到跻身全国品牌百强的“金字招牌”,“郴品郴味”的晋京之路,展现了一条品牌引领、质量兴农的清晰路径。
#郴品郴味
来源:新湖南
作者:刘家璇
编辑:沈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