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4日郴州讯(通讯员 唐聪 朱博一)青砖黛瓦,修旧如旧;红色记忆,历久弥新。近日,位于汝城县南洞乡的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完成保护性修缮,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历经百年风雨的革命遗址,正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的新身份,焕发出时代光彩,成为当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

“屋顶的木椽子,跟我记忆里的一模一样。”站在修缮一新的旧址前,八十岁的郭大爷感慨万千。这座曾因年久失修而墙体斑驳、屋顶漏水的革命遗址,在乡党委、政府的推动下,被列为年度重点民生项目。负责修缮工程的设计师介绍,工程坚持最小干预原则,能用老料的绝不换新料,墙面修补特意寻来同年代的老青砖。更令人振奋的是,工人们在清理墙体时,意外发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红军标语痕迹,让这段革命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同学们可知道,就在咱们南洞西边的鞋寨垅,一个仅有200人的小山村,当年就有40多名青年投身游击队……”在南洞乡思政课比赛的讲台上,青年教师小范正饱含深情地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往事。台下的学生们凝神倾听——这些不再是遥远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祖辈们曾经亲历的真实人生。
为了准备这次比赛,小刘和同事们走遍全乡8个村落,与老一辈促膝长谈,记录下一个个几近被时光掩埋的红色片段。“第一次听到范惠香烈士的事迹时,我的泪水怎么也止不住,”小范动情地说,“把这些真实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如今,这些被重新唤醒的记忆,正通过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在南洞年轻一代的心田里悄然生长。

今年9月,南洞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参加八路军南下支队入湘征战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的150余名专家学者。站在修缮一新的旧址前,研究抗战史多年的徐主任感慨万千:“能够如此完整地保存革命旧址,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在这里,我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修缮后的南下支队入湘征战历史陈列馆分为“战略决策、铁流入湘、征战郴州、北返延安、壮丽史诗”五个主题展区,将那段烽火岁月鲜活地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棂,柔和地洒在陈列馆的书架上。“书香统战、同心南洞”读书分享会正在这里举行,当《汝城县革命斗争史》中的峥嵘岁月被娓娓道来,红色记忆不再是尘封的过往,而化作可感可知的精神脉动。随后开展的干部工作分享会与读书交流活动,更将这些从历史中汲取的智慧,转化为扎根乡土、服务人民的生动实践。

如今在南洞,红色已经成为日常中温暖的底色。傍晚时分,老人们牵着孙儿在旧址前漫步,讲述当年的故事;周末,年轻人走进展览馆,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精神共鸣;课堂上,学生了解着脚下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的动人往事。
“修缮后的旧址,成了我们南洞最聚人气的地方。”郭大爷笑容满面地说,“如今外地的亲戚来访,都要特意带他们来看看,这是我们南洞的骄傲。”南洞乡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致力于将南洞的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转化,转化为流淌在每个人血脉中的精神基因,让红色文化在一砖一瓦间苏醒,在一言一行中传承。
红色文化的种子,正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方式,在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静静生长。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聪 朱博一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