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3日郴州讯(记者 何雨杏 通讯员 谭利炳 罗勇 陈俊宏)霜降前后,安仁县万亩油茶林硕果盈枝,迎来集中采摘。在平背乡朴塘村的油茶基地,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收饱满红亮的油茶果,不一会儿,林间路旁便整齐码放起一袋袋沉甸甸的果实。基地负责人谭晓红穿梭林中,时而俯身查看果实质地,信手采摘,眼中满是丰收的期待。

谭晓红介绍,她承包的这片油茶林已进入第六年,面积百余亩。“去年收了3万多斤油茶果,今年预计能收5万多斤,增产2万多斤,收入也能增加3万元左右。”增产的背后,是精细化管理与科技的有力支撑。针对新造油茶林,精准的水肥调控成为提质丰产的关键。在政策支持下,基地建成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按需灌溉、精准施肥,有效提升果实品质。
除了科学管理,采摘时机也直接影响茶油品质。基地技术员谭霞指出,判断霜降籽是否成熟,要看果皮是否光滑红润、是否自然裂开。“如果表面还有绒毛,就说明还需等待。”科学采收保障了出油率,也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技术支持下,安仁县的老油茶林也焕发新生。为突破低产困境,今年全县首次推广“高接换冠”新技术,通过嫁接实现品种升级。在永乐江镇安康村,山妹子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完成100余亩老林改造。负责人周静充满信心地说:“原来亩产只有三四百斤,改造后预测亩产能达到2000斤以上,出油率也能提高20%。”这一实践成为安仁推动老油茶林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油茶林总面积已达29.62万亩,在稳步扩种的同时,系统推进18万余亩老茶林的改造升级,为产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安仁县林业局工程师谢安林表示,安仁县坚持扩面与提质并重、生产与加工齐抓,持续推进新造和低改,着力打造本土茶油品牌,挖掘油茶文化价值,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小小油茶果为乡村产业注入了新动能,为百姓铺就了一条致富路,成为安仁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雨杏 谭利炳 罗勇 陈俊宏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