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雷雪艳 李沈娟 郴州报道
当周末的阳光洒满大地,有人携家人拥抱自然,有人约好友走亲串户,有人伴恋人奔赴诗和远方。而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却放弃休憩时光,以“满格电量”坚守岗位,以真抓实干破解难题。

“走,去卜里坪安置地查看安置点建设进度!”“抓紧与苏、北两区对接,确保在时限内完成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申报工作。”“我们赶最早的高铁去省厅,做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汇报工作,争取我市土储债能顺利通过审核。”“群众反映储备土地有垃圾倾倒,立刻前往处置!”……急促的指令、匆匆的脚步、敲击的键盘、忙碌的电话,他们盯着电脑上一个个跳跃的数字,用严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奔波在储备土地一线,用脚步丈量着发展与希望。
今年以来,郴州市土地储备中心聚焦高品质住房体系构建与城市更新升级,精准布局片区开发,积极申报土地专项债券,全力推进安置地建设。成功出让土地426亩,实现出让收入11.6378亿元,为全市保供应、惠民生、稳经济、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找准着力点,卯足干劲谋收储。郴州市土地储备中心为做优增量,梳理片区开发用地需求,下达新增用地报批任务,精准高效报批土地,市本级新增建设项目完成省厅窗口受理项目13个,面积2120.65亩,其中已经省厅批准项目8个,面积265亩。同时,从大规模增量扩张为主转向高效盘活存量为主,推进低效(闲置)利用土地收购(回)项目,七星大市场及周边旧城改造项目地块出让土地63.22亩,成交金额达4.6412亿,地价创新高,溢价1.61亿元。紧盯关键点,全力以赴抓管护。部分暂未供应的储备土地因所处环境复杂、位置分散、闲置时间长,管护工作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郴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在协同化共管、网格化细管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化智管为储备土地“赋码”,树立管护标识牌17块,通过“线上移交、线下处置”方式,对违法占地行为及时处置;与城管执法部门建立“巡查发现—现场制止—立案查处”快速联动机制,及时处理湘粮粮食产业物流储备土地倾倒渣土等问题3个,向城管执法移送侵占土地线索1条,完成整改1宗,未新增侵占行为,确保储备土地环境整洁;绿网覆盖黄土裸露面积约62亩,委托管护土地面积约1456亩,全年累计投入资金约300万元。

立足落脚点,全心全意惠民生。郴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将安置地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工作,不断实现“安置”与“安居”相统一,交出群众幸福安居新答卷,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同心桥、王家组安置地已完成“三通一平”并交付村民进行建房,寒溪河邱家组安置地完成了设计图审,北湖街道及下湄桥街道167户拆迁户分房及二期华康片区26户拆迁户已选房分房;卜里坪安置地村民建房已封顶,正在推进105户拆迁安置户水电接驳;多次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西城门户华康片区征收安置户子女就近入学问题。
抓住机遇点,善作善成促发展。郴州市土地储备中心紧抓省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机遇,着力做好土储债申报、发行工作。由于土储债项目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为确保按时完成申报,中心成立工作专班,开启“5+2”“白加黑”奋战模式,近半年来周末几乎无休。通过多环节、多部门上百余次沟通协商,最终在项目选取上达成共识。
同时,郴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双向发力抓落实,一方面统筹调度“两区两园”,扎实做好资料组织与数据上报;另一方面对接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全程跟踪债券项目申报、审核、发行等环节。经过四轮集中申报,市本级已分批次申报专项债券项目43个,其中13个纳入核准库;已成功发行8个,2个正在走发债流程。目前,运用土储债完成了精工石墨等6个项目的收购(回)工作,收购(回)土地445.08亩,为有效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雷雪艳 李沈娟
编辑:唐哲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