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桂东县:执法既是“挑错”更是“帮衬”
2025-11-20 11:20:17 字号:

桂东县:执法既是“挑错”更是“帮衬”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0日郴州讯(通讯员 郭建东 易延明)“原以为执法就是来挑错的,没想到还帮我澄清误会、解决难题,现在做生意心里踏实多了!”近日,桂东县普乐镇商户郭大爷握着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的手,话里满是感激。这事儿,还得从7月25日那场特殊的检查说起。

当天,桂东县市场监管局按计划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新入职的小李与沙田监管所执法人员一起来到普乐镇。查到郭大爷的商铺时,电话打了好几遍都没人接,执法人员只好去村委会打听。

“你们可得多留意,老人家腿脚不方便,儿子出门打工后,就他一个人守着小店。之前因为没及时清理临期食品,让乡亲们有了误会,现在对检查挺抵触的。”村支书的话,让监管所廖所长心里有了数。“这次不只是来检查,更要帮老人解开心里的疙瘩。”

顺着村道找到商铺,砖瓦房外的招牌褪了色,店里货架虽有些乱,但墙上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贴得整整齐齐。看到执法人员来,郭大爷拄着拐杖站起身,语气硬邦邦的:“我没卖过期东西,不用查!”

小李正着急,廖所长却示意大家往后退,自己蹲到郭大爷身边,像拉家常似的开口,“大爷,我们不是来挑错的。您守规矩做生意,要是因为之前的误会没人来买东西,多不划算?我们帮您把商品再核对一遍,还能跟村里说说,让乡亲们放心来。”

就这么聊了半小时,郭大爷紧绷的脸慢慢放松了,侧身让大家进了店。

执法人员一件一件查商品,确认都在保质期内,还教老人用本子记临期商品,又把所里的电话写在纸上。“以后记不清保质期,或者有啥不懂的,打这个电话,我们上门来帮您。”

临走前,执法人员还跟村支书约好,用村广播说说这事,帮郭大爷澄清误会。

“过去觉得执法就是找问题,现在才知道是来帮衬的。” 郭大爷拿着回执,反复念叨着“谢谢”。

市场1.png

执法人员在郭大爷的商铺内逐件核查商品保质期,确认无临期问题后,手把手教老人用笔记本记录临期商品信息,还留下联系电话,用细致帮扶为商户经营保驾护航。

郭大爷的经历,不是偶然。

近年来,桂东县市场监管局盯着个体工商户的难处,把“冷冰冰”的执法变成“热乎乎”的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还推出了不少实在举措。

商户分等级监管。根据商户经营规模、信用等级划分A、B、C、D四类,诚信的A类商户一年就查1次;对老人、偏远地区商户,专门组建“帮扶小分队”,上门指导上报年报、食品经营许可申报等,至今已帮89户商户办了业务。

市场.png

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用沟通打破隔阂,将执法检查化作贴心服务,让商户感受到监管有温度。

轻微违规不随便罚。充分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违免罚清单》《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规定》等一系列依据,对涵盖食品经营、广告宣传、条码管理等领域的90余项轻微违规行为,要是初次、轻微、积极整改、没造成危害,就不罚款,今年累计不予立案60余起,不予处罚8起;加强了安全和普法教育,促进商户改正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经营制度,履行主体责任,推动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多部门一起上门办事。联合税务、卫健、农业农村等部门,一次上门帮商户办理多项业务。例如在茶叶旺季时,和农业农村局一起,帮茶农、茶商做质量检测、品牌推广、打包服务等,今年已帮12家茶企拿到绿色食品认证,高山茶订单比去年多了18%。

42303d2ad9dbf223aa94b7d8d61544b.jpg

市场监管局“帮扶小分队”上门服务,或为偏远地区商户录入营业执照年报,或联合税务等部门“一次上门办多件事”,以接地气的举措解决商户难题,为个体工商户撑起“安心伞”。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口号,而是要让商户真真切切感受到温暖,把“监管”和“服务”拧在一起,针对不同商户的需要搞“一企一策”帮扶,让执法更有温度、服务更接地气,助力个体户们安心做生意,为桂东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添把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郭建东 易延明

编辑:沈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