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7日郴州讯(通讯员 何芪葶 郭亚娜)近日,“桂新高速”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施工车辆穿梭。这条贯穿湘赣边界的交通大动脉,不仅是桂东融入郴州“一小时”经济圈的“出海之路”,更在桂东县四都镇催生了一场基层法治实践的生动画面:项目建到哪里,法治保障就跟到哪里,让这条“民生路”真正成为暖民心、聚民力的“民心路”。
征地补偿标准如何界定?劳务用工合同该注意哪些条款……高速公路建设中涉及的矛盾纠纷错综复杂,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四都镇主动作为,整合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及法律顾问力量组建专项服务队,将法治保障全程嵌入项目立项、征地拆迁、施工建设等各个环节。

四都镇借活动契机开展普法宣传。
针对山区群众特点,县司法局创新推出“土话普法套餐”,录制方言版政策宣传音频,通过村广播循环播放,印发3500份图文并茂的法治手册,送到农户手中,把《土地管理法》《劳动合同法》等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广播里天天讲,手册上写得明明白白,才知道这和我们的征地款、务工收都息息相关。”四都镇西水村村民钟如久的话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法治的“大道理”通过本土化、通俗化的传播方式落地生根,不仅打消了群众心的顾虑,更让项目建设在法治轨道上高效推进。目前,辖区内涉及高速建设的征地协议签订率100%。
在四都镇,普法宣传从不局限于会议室的讲台,而是融入了群众生活的“烟火气”。“村厨大赛”现场,灶台旁飘来菜香,另一边的法治咨询台同样热闹。四都司法所趁着群众聚集的时机,将宣传讲台直接搭建在活动现场,38名持证“法律明白人”身穿红马甲,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为群众解答邻里纠纷、财产继承等法律问题。
仅活动当天,就接待咨询50余人次,这种“看比赛、学法律”的模式让那份直呼“一举两得”。

四都镇与安仁县安平镇联动调解会。
“没想到我的事在四都就能办成!也不用跑来跑去,拖拉扯皮了。”近期,一宗涉及跨县务工人员的意外伤害赔偿纠纷,经四都镇与安仁县安平镇联动调解得以圆满解决,当事人对此感激不已。
四都镇积极推动综治中心提档升级,整合调解资源,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依托“三长制”“五有”连心工作法,全镇形成了“诉求快响应、纠纷早化解、服务零距离”的治理新格局,让群众解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在四都镇,法治保障不仅关照民生,还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法律顾问主动介入合同审查、经营规范等环节,为鲟鱼养殖、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筑牢“防火墙”。精准的法律服务,让全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群众增收路径不断拓宽。
从项目建设到产业发展,从普法宣传到矛盾调解,四都镇将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护航发展的“压舱石”,成为了桂东山区乡村全面振兴的力量支撑。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芪葶 郭亚娜
编辑:沈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