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锦旗背后的三载情缘 是收费站与乡村的“守望相助”
2025-11-14 18:49:27 字号:

锦旗背后的三载情缘  是收费站与乡村的“守望相助”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赵钢 徐荣英 郴州报道

“这面锦旗,是全村人对高速人的心里话。”11月12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郴州分公司沙洲收费站、里田收费站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宜章县杨梅山镇镇长、枧坪村委会书记一行专程到访,将一面写着“有求必应显社会担当,就业帮扶得地方民心”的锦旗郑重交到工作人员手中。这面锦旗,不仅是定格了收费站与枧坪村三年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更彰显了湖南高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国企初心。

宜章县杨梅山镇镇长、枧坪村委会书记一行专程到访,将“锦旗:送到收费站_副本_副本.jpg

宜章县杨梅山镇镇长、枧坪村委会书记一行专程到访,将“锦旗”送到收费站。

枧坪村深藏于宜章县群山之中,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的地理条件,让村庄长期远离产业发展红利。村内固定无支柱产业支撑,村民多以传统农耕为生,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就业渠道狭窄且不稳定。脱贫后,如何“稳得住、能致富”,成为压在村委会心头的难题,也成了村民们心中最迫切的期盼。

三年前,沙洲收费站、里田收费站在一次“宣传走访”活动中,偶然得知了枧坪村的困境。看着村民眼中的期盼,两站当即决定主动扛起国企社会责任,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用高速力量为村民劈开一条“致富路”。

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两站创新打造“就业帮扶”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深挖内部潜力,将收费员、后勤保障等岗位向符合条件的村民倾斜,让“家门口就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整合高速公路服务区、养护工区等路衍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推荐村民从事服务区服务、道路养护等工作,打破岗位局限。

此外,帮扶不止于“送岗位”,更致力于“育能力”。收费站为每位帮扶村民建立“一人一档”就业台账,详细记录岗位适配情况、技能提升需求。同时定期开展回访,了解工作动态与生活难题,及时协调解决。并且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帮助村民拓宽自家土特产的销售渠道,真正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赋能”的转变,让帮扶既有温度,更有力度。

欧香姣,湖南省宜章县杨梅山镇村民,2018年4月1日到收费站做帮厨_副本_副本.jpg

村民在收费站做帮厨,已工作数年。

“以前在家只能种地,一年忙到头也没多少收入,现在在收费站做后勤,每月工资稳定,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踏实多了!”一位通过帮扶上岗的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受益家庭的心声。

据悉,三年以来,沙洲、里田收费站的帮扶从未间断。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帮助一批又一批村民摆脱了“就业难”的困境,让曾经的“增收之盼”变成了如今的“幸福实景”。杨梅山镇镇长动情地说道:“收费站送来的不仅是工作岗位,更是湖南高速对当地群众的深情厚谊。”

一面锦旗,承载着三年的帮扶情谊。一份认可,彰显了国企的为民初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沙洲收费站、里田收费站将继续秉持湖南高速的企业使命,用担当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高速力量。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赵钢 徐荣英

编辑:何雨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